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

承影简史 2025-11-03 11:04:20

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均未提交申请。 咱说句实在的,这仨城市不申奥,太明智了! 现在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窗口都还没正式全开呢,可国际奥委会早就急着找下家了,之前还特意给中国递了好几次橄榄枝,甚至说让北上广联办能省三成预算,结果咱这边就一句话:暂不考虑。 不是咱办不了啊,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都承认,中国至少十座城市有这实力,上海办过世博会、进博会,成都刚办完大运会,广州连亚运会都接过,论基础设施、组织能力,那都是世界顶流的水平,真要办肯定没问题,但问题是,现在真没必要凑这热闹了。 最核心的就是钱的事儿,这可不是小数目,你想想,2016年里约奥运砸了130亿美元,赛后场馆大半都废了,马拉卡纳体育场周边现在跟鬼城似的,每年还得花不少钱维护,巴西政府到现在都没缓过来。 东京2020年奥运更夸张,成本超150亿美元,疫情一来更是血本无归;巴黎2024年就算控制得再严,也得150亿欧元起步。 这些教训摆得明明白白,谁傻啊现在还接这烫手山芋?上海之前专门花64万做过申办可行性研究,算来算去发现成本太高,回本得等几十年,根本不划算,干脆就明确说了没申办计划,把钱优先投到民生、科技这些实在地方。 再说了,咱早就不用靠奥运会证明自己了,2008年北京奥运、2022年冬奥会,咱办得漂漂亮亮,世界都见识了中国的实力,现在中国经济体量世界第二,国际影响力摆在那儿,犯不着再花几百亿办场盛会撑面子。 你看现在老百姓最关心啥?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小区周边的路好不好走,这些才是实打实的好处。 上海把钱投到教育和科技创新上,成都忙着维护大运会的场馆遗产,广州琢磨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发展,这些比办奥运有用多了。 国际奥委会自己也知道奥运申办越来越冷,2019年就搞了个“新规范”改革,允许多城市甚至跨国联合申办,说能降80%成本,可实际从2012年伦敦奥运之后,办赛成本平均涨了50%,场馆利用率还特别低。 他们想让主办方多用现有设施,少建新馆,可真落实起来难着呢,各种标准、环保要求一堆,钱还是省不下来。 就说上海,之前连浦东新区的场馆模型都模拟过了,一评估发现光新增投资就得几百亿,还得满足碳中和要求,这笔账谁算都觉得不值。 成都和广州的态度也特明确,成都体育局直接说不清楚申办计划,四川省体育局更干脆,官方没发布就是没有。 广州之前有人提议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申办,可评估来评估去还是算了,与其花这钱办奥运,不如先把区域里的体育产业和旅游融合搞好。 这仨城市都办过大型赛事,太清楚里面的门道了,不是光图个热闹就行,得看长远对城市、对老百姓有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国际奥委会失望归失望,其实也该自己反思反思,现在申办的城市看着不少,有十多个,但靠谱的没几个。 印度倒是积极,可空气质量和基础设施都跟不上;韩国想办,可经济增速慢,财政紧巴巴的;卡塔尔想联合中东国家办,之前申办2020年奥运还因为天气和人权问题黄了。 这些地方热情高,但真能办好吗?说不定最后又是个烂摊子。 咱中国不是不参与国际体育事务,成都2025年要办世界运动会,2027年还有体操世锦赛,广州刚办完全运会,这都是在积极参与,只是不盲目跟风办奥运了。 以前办大型赛事可能还想着“面子工程”,现在咱更看重“办赛惠民”,得让赛事真能帮着城市发展,帮着老百姓提高生活质量。 北京奥运的场馆利用率虽然高,能到90%,但那是特例,大多数城市办完奥运都得被场馆维护拖后腿,咱可不能犯这傻。 说到底,上海、成都、广州不申办2036年奥运,就是最理性的选择,钱要花在刀刃上,民生比盛会重要多了,这道理老百姓都懂。 国际奥委会再失望也没用,要是不真的把办赛成本降下来,把赛后利用问题解决了,以后愿意接盘的城市只会更少。 咱现在不凑这热闹,专心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把民生工程搞好,这才是最实在的事儿,你说对不对?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承影简史

承影简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