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后人现状:妻子死前不知丈夫牺牲,儿37岁因公殉职,留下5子女。1940年,

鲁肃聊历史 2025-11-04 21:31:32

杨靖宇后人现状:妻子死前不知丈夫牺牲,儿37岁因公殉职,留下5子女。1940年,杨靖宇在抗日战场上英勇牺牲,甚至头颅被日军当作炫耀功绩的工具,到处宣扬。而此时,远在老家的妻子郭莲,对于丈夫的牺牲还一无所知。 一个贫弱的乡村妇女,拉着两个孩子,在周围人的冷眼与压迫下艰难的生活,她心里一直期盼丈夫能早日归来。那么郭莲什么时候才知道丈夫牺牲的消息?两个人的孩子又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郭莲对丈夫的工作内容其实并不清楚,只知道丈夫是个革命者,平日里的非常危险,所以一直不愿意拖累丈夫。 但她一直是期待丈夫能够回来的,为了防止自己被敌人抓住影响到丈夫的工作,她甚至不敢把照片就放在家里,而是将那唯一的照片缝在了女儿的小棉袄里,让女儿贴身保存。 但可惜的是,郭莲一直没能等到丈夫回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此时的郭莲已经因为多年的生活压力而身患重病,在病床上,她再次将照片拿出来,郑重的交给儿女,和他们说等到红军打过来了,就让他们拿着照片去找爹。 等不到丈夫回来的郭莲,最终在这一年的年底去世,直到去世前她都不知道,丈夫早在五年前就已经离她而去了。 而另一边,杨靖宇的战友们也迟迟找不到他的家人。因为杨靖宇这个名字,是个化名,战友们甚至都不了解他的本名叫什么。 再加上此时战斗还没有结束,还要对抗国民党反动势力,因此寻找杨靖宇家人的事情就被暂时搁置下来。 直到1950年兴建东北烈士纪念馆时,大家才重新调查了杨靖宇的信息,知道了他曾经叫做马尚德。 有了这个名字后,大家这才有了方向,老战友们找到了时任中共辽宁省委负责人的杨易辰,他仔细思索后肯定的说,杨靖宇是河南人,而且确定是在确山县农村。 就这样,在历时近一年的寻找后,大家终于找到了杨靖宇的家属,但此时杨靖宇妻子、母亲都已经离世,一双儿女也已经成婚,儿子马从云与杨靖宇长得很像,大家一看就知道找对了地方。 而马从云和马锦云这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杨靖宇。 1953年,马锦云来到已经建成的东北烈士纪念馆,这是她第一次亲眼看到父亲,那是泡在玻璃罐子里父亲的头颅。 不过虽然父亲是抗日英雄,但对于兄妹二人来说,生活却没有多少变化。政府本来打算给妹妹安排工作,但马锦云拒绝了,她觉得自己没有文化,没必要这样做。 而哥哥马从云上了铁路学校,毕业后被安排在材料厂工作,可惜的是他身体不好,身患肝癌,在因为工作在外出差的路上去世,年仅37岁,去世时已经有了5个孩子。 马锦云后来听政府说要建立杨靖宇纪念馆,她便投身于宣传父亲英雄事迹的工作中去了,但57岁时,她也因病去世。 杨靖宇将军一家人都为革命做出了许多的奉献与牺牲,他们一家人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参考资料: 《杨靖宇后人的清白家风》 《杨靖宇将军身后的女性》

0 阅读:2
鲁肃聊历史

鲁肃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