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5日,血战长沙的李玉堂被枪杀于台北碧潭刑场。临死前,蒋介石亲自在判

芸霄记史 2025-11-05 18:01:40

1951年2月5日,血战长沙的李玉堂被枪杀于台北碧潭刑场。临死前,蒋介石亲自在判决书上批了一个“耻”字,而李玉堂同样高呼: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   李玉堂是黄埔一期的强将,他打仗有一套,也一直以“抗日救国”作为理想。早年北伐,他是冲锋在前的硬骨头,打到后来直接提任第十军军长,带出的“泰山军”成了日军心里的噩梦。   尤其是那年长沙会战,他顶着飞机和大炮的轰炸,带兵死守城池,一口气撑了四天四夜,后面弹药差点断,伤亡惨重但没退,靠着硬仗和铁要强的精神守住了阵地,会战后,李玉堂胸前挂着青天白日勋章,成了全国都知道的抗日英雄。   不过,抗日胜利后的路变得越来越难走。随着国民党逐步失势,国军内部说不清道不明,各种情绪交杂起来,李玉堂一心为国,可眼看着战火烧向本国同胞,他不愿再让自己的枪打到自家兄弟。   受妻子陈伯兰,她本来就是进步人士的影响,李玉堂开始和地下党接上头,他想带着部队在海南起义,投奔解放区,为国家谋个新出路。   命运没有给他太多机会。行动还没展开,风声就走漏了,李玉堂夫妻只能带着遗憾匆匆逃到台湾,刚到台湾时,他以为凭着过去的战功、黄埔出身,能换来一线生机,没想到落到蒋介石手里,等待他的却是铁腕清算。   国民党那会儿风声鹤唳,对任何有风吹草动的人都格外敏感,有变心嫌疑的自然逃不过清算。被捕后李玉堂据理力争,说起自己的功劳和心路历程,带着拿命拼来的勋章上台辩解,可蒋介石早已对他没了一点信任,根本听不进去,还在判决书上写了个“耻”。   在狱中,李玉堂依旧是那个不低头的硬汉。他不写悔过书,也不供出和他联系过的人,更没有因为压力而失去坚持,他只在纸上留下短短的绝笔,说自己打了一辈子仗,从没怕过死,如今却因为忠于国家而背上叛国黑锅,实在感到愤愤难平。   刑场上的最后时刻,李玉堂是带着军装走完的,青天白日的勋章还别在胸口,枪声响起之前,他高呼志向,眼里没有一丝退缩,只留下那句百感交集的不甘和悲凉。   说到底,李玉堂的悲剧,终究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缩影,他这一生,做的是死守祖国、顶住外敌,把一腔爱国的心肠投在乱世里,最后却变成了“异己分子”。   蒋介石的“耻”,更多像是他自己失败后的迁怒,而李玉堂到死都没有放下的“不甘”,才是对历史最真实的证明。   如今再回看这一段往事,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李玉堂曾经守护过的山河和他赤诚的心,总得有个说法,李玉堂倒下了,但对国家的忠诚不会白费,那些被污蔑的英雄终将被人们记住与正名。   参考信源:百度百科——李玉堂 漫谈国军︱方先觉与第十军:死守衡阳的是非成败——澎湃新闻

0 阅读:81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