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急了的美国豆农:满仓大豆卖不掉,豪华代表团来华求订单

娱妮相约娱乐 2025-11-06 09:59:36

等急了,美国派人来华 11月4日,李成钢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在北京会见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农产品贸易等进行了交流,并达成了广泛共识, 农业向来是中美经贸的晴雨表,而大豆就是这张表上最灵敏的指针。 翻开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2025 年美国大豆产量预估 1.17 亿吨,可出口量仅敢估到 4960 万吨,剩下的近 7000 万吨差额,几乎全压在了各地仓库里。 更让美方坐不住的是对华出口的断崖式下跌:2025 年前八个月,中国从美国采购的大豆仅 593 万吨,对比 2024 年同期的 2680 万吨,相当于硬生生少了五分之四的订单。 要知道 2024 年时,中国还买走了美国一半的大豆出口量,单这一项就贡献了 128 亿美元销售额,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 这种从 “核心买家” 到 “近乎断购” 的转变,美国农业界根本扛不住。 艾奥瓦州大豆协会市场开发总监格兰特・金伯利,今年收获季的眉头就没松开过。 往年这个时候,他早该拿着中国订单跟农户们报喜,可今年谷仓里的大豆越堆越高 —— 要么咬牙囤着等不确定的行情,要么就得按亏本价抛售,怎么选都是亏。 他的遭遇不是个例,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 年全美大豆种植面积已缩减 3%,但即便主动减种,库存压力还是创了近年新高。 英国《经济学人》翻遍三十年贸易数据,都没见过中国近半年一粒美国大豆都不买的情况,这种史无前例的冷清,把美国豆农逼得没了辙。 肯塔基州的拉格兰德更无奈,这个三次给特朗普投票的老农场主,家族种地两百年,如今却对着满仓大豆叹气,当初喊得响亮的 “美国优先”,如今在满仓卖不出去的大豆面前,活脱脱成了 “卖豆犯难” 的尴尬。 国内的烂摊子更让美国政府没心思端着架子。 创下纪录的 36 天政府停摆,把本就艰难的农业拖入了更深的泥潭。 艾奥瓦州立大学经济学家查德・哈特算得清楚:停摆期间,新的农业贷款审批全停了,补贴资金卡在路上发不下去,连农民和贸易商最依赖的 USDA 市场报告都断了更,收获季里的农户像是摸黑走在田埂上,连市场风向都抓不准。 农场主罗布・埃沃特直言,今年根本赚不到钱,上百万美元的经营成本全靠贷款周转,现在资金链一卡,只能陷入 “没钱买农资 — 收成难保障 — 更难还贷” 的恶性循环。 2025 年第一季度,美国农场破产申请数比去年同期翻了倍,全年已达 259 起,这还是在政府原本计划拨款百亿救助、却因停摆搁置的背景下 —— 农场主的不满情绪,正肉眼可见地往上涨。 不过,比经济压力更紧迫的是政治账,这届美国政府根本怠慢不起。 2024 年大选中,特朗普在 444 个农业依赖县拿下了 78% 的选票,不少县支持率甚至超 80%,这些农民曾是他最铁的票仓。 可现在情况变了:关税政策折腾出成本上涨,贸易摩擦断了出口门路,曾经的支持者开始公开喊话 “我们需要中国市场”。 偏偏民主党刚在弗吉尼亚、新泽西、纽约市的选战中全线告捷,眼看 2026 年中期选举越来越近,要是拿不出让农场主满意的结果,农业州的选票流失几乎是板上钉钉。 这种时候,能快速见效的办法只有一个 —— 推动中国重启大豆采购,毕竟 2023 年时,平均每个美国农民靠对华出口就能赚近 9000 美元,这笔收入,没哪个市场能替代。 美方不是没试过找补,特朗普团队忙着给印度、非洲各国打电话推大豆,可这些市场根本填不上中国的缺口。 巴西、阿根廷早就趁机抢走了中国订单,全球大豆市场的份额一旦丢了,再抢回来难如登天。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德早在今年 9 月就公开喊话,呼吁政府 “把和中国谈成合作放在优先位置”。 这回派豪华代表团来华,说白了就是揣着整个美国农业界的诉求,来求个出口转机。

0 阅读:52
娱妮相约娱乐

娱妮相约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