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大选一出结果全欧洲都傻了眼,之前还哐哐给乌克兰送炮弹的“援乌老大哥”一夜之间直接掉转方向,亲西方的老政府被选民骂着赶下台,三个天天喊“一分钱不往乌克兰送”的政党凑够议会多数席位,直接把权给接了。 而牵头的前总理巴比什刚坐稳新位置就撂下硬话:“捷克人的钱得花在自己医院、自己老人身上,国库的钱不会再用来给乌克兰送弹药了!” 2024 年还在牵头给乌克兰送 150 万枚炮弹,2025 年刚选完,新政府一上台就把援乌的阀门直接拧死,这波操作不仅让乌克兰傻了眼,整个欧洲都被惊得说不出话来。 说到底,这哪是什么政治急转弯,分明是捷克老百姓用选票给政府敲了警钟:自家日子都过不好了,谁还有闲钱管别人的战争。 之前的菲亚拉政府简直把援乌当成了政绩工程,一门心思推进那个 "百万炮弹计划",四处给乌克兰张罗弹药,在国际上赚了不少虚名。可这些虚名换不来老百姓餐桌上的面包,更换不来医院里的设备。 2024 年捷克通胀率连续两年突破 8%,电费硬生生涨了 21%,超市里的基础食品价格涨幅超过 18%,普通家庭的账单越堆越高,工资却没见涨多少。 反观政府,一边对民生预算抠抠搜搜,一边给乌克兰送炮弹眼睛都不眨,2024 年送了 150 万枚还不够,2025 年原计划再送 100 万枚,全是无偿援助。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个看似 "高尚" 的炮弹计划里全是猫腻。 巴比什上台后直接骂它 "腐烂透顶",他的副手紧跟着爆出猛料,说采购的炮弹质量差到运到乌克兰就得返修,供应商背景不明不白,里面藏着多少暴利谁也说不清。 老百姓看着这些新闻能不气吗?自家老人的养老金好几年没上调,布拉格有家社区医院连像样的 CT 机都凑不齐,抗癌药物的福利预算申请了好几次都被驳回,政府却把纳税人的钱拿去填外国战场的窟窿,还养肥了一群贪官污吏。 这种不满早就藏在民意里了,民调显示将近一半的捷克人觉得对乌援助 "过头了",觉得援助不够的连 6% 都不到。 还有 37.3 万乌克兰难民要安置,对一个只有千万人口的国家来说,相当于每 27 个捷克人就要分摊一个难民的开支,社会资源早就绷得紧紧的。 之前那个一门心思给乌克兰送炮弹的菲亚拉政府,这次选举只拿到 11.15% 的票,彻底被选民抛弃了。 69 岁的巴比什能强势回归,靠的就是把话说到老百姓心坎里。他领导的 ANO 党以 34.51% 的得票率拿到最多席位,再联合 "自由与直接民主党" 和 "为自己驾驶者党",凑够 109 席刚好过了议会半数,执政根基稳得很。 这三个党没别的共同点,就是都喊着 "一分钱不往乌克兰送",这种清晰的立场把分散的民意指望到了一起,直接掀了政坛的桌子。 巴比什胜选演讲时那句 "政府的钱要花在捷克人身上,不是填外国战场的窟窿",当场就引发了民众欢呼,这欢呼声里全是憋了太久的委屈。 上台没几天,巴比什就动真格了,先把那个 "百万炮弹计划" 给砍了,明确说要彻底叫停对乌直接军事援助。 乌克兰急得赶紧派人来求情,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只换来一句硬邦邦的 "我们又不是你们的提款机"。 这话听得人解气,要知道捷克每年给欧盟交那么多钱,通过欧盟渠道已经算间接援乌了,凭什么还要掏国库的真金白银单独送弹药? 总统帕维尔说得更实在:"我们首要责任是照顾捷克公民,不是为其他国家的战争买单",这话才算说到了点子上。 其实捷克这事儿不是孤立的,匈牙利早就关了援乌转运通道,斯洛伐克也冻结了弹药订单,现在三国凑成了反援乌联盟,都是前奥匈帝国的地盘,地缘和历史渊源都近,之前难民危机时就一起跟欧盟叫板过。 欧盟现在头都大了,总援乌已经超 1700 亿欧元,各国自己的财政赤字还一大堆,比利时直接拒绝了 1400 亿欧元的乌克兰贷款计划,连 IMF 的援助都可能黄了。 更要命的是示范效应,意大利、芬兰的极右翼政党也都对援乌不积极,这欧盟的援乌阵线算是裂开大缝了。 说到底,老百姓的眼睛最亮,选票从来只认实实在在的日子。之前捷克人还能跟着喊喊价值观口号,可当电费账单翻倍、超市菜价飞涨,医院缺设备、老人养老金缩水,而政府却拿着钱给别人送炮弹还藏猫腻时,谁还能忍? 巴比什能上台,不是他多厉害,是老政府太不把民生当回事。乌克兰要是真懂事,也该明白没人会饿着肚子帮别人打仗,毕竟自家的医院和老人,才是每个国家最该守住的根本。 这捷克的急转弯,说白了就是民心的急转弯,不管哪个国家,忘了民生这个根,早晚得栽跟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