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90岁老人因病去世,家人将其火化后,骨灰里竟然莫名多出4个钢钉?殡仪馆说做过手术,但这说法让老人家属不能接受,因为老人根本没做过手术,医院也出示了证明,老人无手术史!儿媳说全家都怀疑:这骨灰根本不是我婆婆的! 据中安在线11月5日报道,王女士的婆婆病重那阵子,一直是她床前床后地伺候着,每天给婆婆擦身、翻身,可以说,婆婆身上有几颗痣她都一清二楚。 老太太走后,一家人虽然悲痛,但还是强打精神,按照当地的风俗,把老人的遗体送到了殡仪馆火化。 他们心里就一个念想,早点拿到婆婆的骨灰,好让她和早已过世的公公合葬,老两口在地下也能做个伴。 火化的流程都走完了,一家人就在殡仪馆门口等着,没过多久,工作人员抱着一个骨灰盒出来了,递到了他们手里。 王女士颤抖着手打开一看,整个人当场就懵了,眼泪刷地一下就下来了,只见那洁白的骨灰里,赫然躺着四根又粗又长的钢钉,上面还带着锈迹,这叫什么事儿? 一家人围上来,谁也说不出话来,王女士第一个反应过来,这不对劲!她天天给婆婆擦身子,婆婆身上别说手术疤痕了,连个大点的伤口都没有。 这四根明晃晃的钢钉,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他们立刻找到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讨要说法。对方看了一眼,不紧不慢地说:“这可能是老人生前做过手术,身体里留下的。”这话一出,王女士的火气腾地就上来了。 “不可能!我婆婆从来没做过手术!”她斩钉截铁地反驳,为了证明自己说的不是假话,家里人专门跑了一趟医院,把婆婆生前的病历全都调了出来。 病历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既往史:无手术史”,拿着这份铁证,他们再次找到殡仪馆,这下,证据确凿,总该给个说法了吧? 可殡仪馆那边还是那套说辞,一口咬定他们的流程是“闭环管理”,从遗体接收、核对身份到火化、出灰,每一个环节都有记录,绝不可能出错。 言下之意,骨灰没错,那就是家属记错了,这下可把一家人给气坏了,这件事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全家人的心口上,骨灰盒就摆在家里,可谁也不敢去碰。 他们不敢下葬,更不敢把这份“不明不白”的骨灰和公公合葬,这要是弄错了,他们将来怎么去面对地下的老人? 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也炸了锅,有网友评论说,他同学家也遇到过类似的事,火化完发现骨灰里多了五颗金牙,一颗就好几克重,最后证实就是搞错了。 还有人分析,这四根钢钉看着都生锈了,不像是火化炉上的零件,肯定是之前就存在于遗体里的,这么一来,骨灰被搞错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大家纷纷指责殡仪馆不负责任,有人说:“生死之外无大事,这最后一程是对逝者最基本的尊重,怎么能这么敷衍?” 也有人说:“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失误了,这是对两个家庭的双重伤害,必须彻查到底!” 在家属的一再坚持下,事情终于有了新的线索,他们回想起当天火化的情况,当时一共有三位逝者是同时段进行火化的。 既然婆婆的骨灰里多了不属于她的东西,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工作人员在某个环节出了差错,把骨灰给弄混了。 这下问题更严重了,这意味着,可能不止他们一家拿错了骨z灰,另外两家也可能拿到了不属于自己亲人的骨灰,这简直是一场无法想象的混乱。 家属要求查看当时的监控录像,想搞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可殡仪馆的说法又变了,之前还说流程严谨、监控齐全,现在又改口说监控线路老化,火化出灰那一段关键的录像恰好缺失了。 这拙劣的借口,更是火上浇油,让家属们认定,殡仪馆就是在推卸责任,事情闹到这一步,已经陷入了僵局。 家属们捧着那盒带着钢钉的骨灰,进退两难,痛苦万分,他们想要的很简单,就是找回真正属于自己亲人的骨灰,让老人能够入土为安。 可殡仪馆这边死活不承认错误,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其实,我们老百姓讲究的就是一个“逝者为大”,人没了,留下的骨灰就是亲人唯一的念想,是情感最后的寄托。 殡仪馆作为送逝者走完最后一程的特殊机构,理应怀有最基本的敬畏之心,每一个流程,每一次核对,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念想和逝者的尊严,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句“闭环管理”不能成为搪塞家属的借口,一句“监控老化”更不能掩盖管理的漏洞,这件事最终该如何收场?或许只有通过科学的DNA鉴定,才能确认这份骨灰的真正归属。 但无论结果如何,对这个家庭造成的伤害已经无法弥补,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介入调查,不仅要给王女士一家一个明确的交代,更要查清楚,另外两份骨灰是否也存在差错,及时纠正错误,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慰藉。 信源:中安在线2025-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