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乌克兰突然宣布 10月31日最新消息,当地时间10月30日,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泰希表示,不建议记者相信俄方关于在战区设立“走廊”的提议,乌方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俄方此前称,已准备为外国记者通行红军城等区域设走廊,必要时停火5至6小时。 咋看这事儿,好像俄方是想给记者们行个方便,让外界能更清楚战区里的情况。毕竟打仗的时候,信息不透明很容易滋生各种猜测,记者能进去实地看看,按理说对各方都不是坏事。可乌克兰这边为啥直接泼冷水,不让记者信呢?这里面肯定没表面那么简单。 先琢磨琢磨“记者走廊”这东西的实际作用。战区本来就乱,枪炮没个准头,就算俄方说停火5到6小时,谁能保证这期间不会出意外?万一有别有用心的人趁机搞事,记者的安全根本没法保障。乌克兰担心这个也不是没道理,毕竟真出了安全问题,最后背锅的可能还是他们。而且,俄方提议的通行区域是红军城这些地方,这些区域现在实际控制在谁手里?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大概率在俄方这边,记者看到的内容会不会是“筛选过”的?要是只能看到俄方想让外界看的,那这走廊设了跟没设一样,反而可能误导公众。 再想想双方现在的处境。打仗打到这份上,彼此的信任早就没了。之前说不定也有过类似的提议,结果要么执行的时候出了岔子,要么一方觉得被另一方耍了。乌克兰现在肯定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毕竟记者要是真在所谓的“安全走廊”里出了问题,舆论上他们会很被动。而且,乌克兰可能也担心,俄方搞这个“记者走廊”是另有所图。比如,是不是想借着记者的镜头,展示自己在战区里的“优势”,或者把一些责任推到乌克兰身上?这种信息战在战场上太常见了,乌克兰不得不防。 还有个点不能忽略,记者的身份本身就很特殊。他们是外界了解战区情况的重要窗口,双方都想通过记者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俄方主动设走廊,说不定是想通过记者的报道,争取更多国际社会的理解;而乌克兰不建议记者相信,也是怕记者被俄方的信息带偏,影响国际社会对局势的判断。说白了,这事儿表面上是“记者能不能走走廊”,实际上是双方在信息话语权上的又一次较量。 当然,也不是说俄方的提议就完全没诚意,毕竟停火几小时让记者通行,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精力。但在战争的大背景下,任何提议都得打上问号。毕竟之前有太多的例子证明,战场上的承诺有时候比纸还薄。乌克兰作为直接参与战争的一方,他们的顾虑更实际,也更谨慎。毕竟记者的安全不是小事,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乌克兰局势 乌克兰冲突 乌克兰问题 乌内部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