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欧盟正式宣布,要调查英国矿业巨头英美资源集团把镍矿业务卖给中国五矿集

康安说历史 2025-11-06 16:27:05

11月5日,欧盟正式宣布,要调查英国矿业巨头英美资源集团把镍矿业务卖给中国五矿集团这事 这操作真让人看不懂 ,2 月就定好的买卖,双方白纸黑字签了协议,五矿实打实拿出 5 亿美元真金白银,现在都快年底了,欧盟才想起要查,这事儿想想就透着蹊跷。 先说说这镍矿到底有多金贵,不是内行可能不知道,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石头,家里的不锈钢锅碗瓢盆、医院的手术刀、还有现在到处跑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都离不了它。 五矿买的这俩巴西矿山,Barro Alto 和 Codemin,光是已探明的镍储量就有 520 万吨,全球排第三,一年能产 4 万吨镍铁,就拿今年三季度来说,光 Barro Alto 一个矿就产了 8200 吨镍铁,Codemin 也有 1900 吨,是欧盟不锈钢厂的 “粮袋子” 没错了。 欧盟说担心垄断、怕断供,这话听着有理,实则站不住脚。首先这矿是英国公司的资产,英国早就脱欧了,轮得着欧盟来管英中企业的交易? 说白了就是欧盟的《并购控制条例》给了它 “长臂管辖” 的借口,只要觉得影响自己市场,不管交易方是谁都要插一杠子。 再说垄断,是英美资源自己要卖,五矿是正常收购,哪来的垄断?真正的导火索是竞争对手 CoreX 提交了投诉,欧盟就顺着台阶下,把商业纠纷上升到 “供应链安全” 的高度,这心思也太明显了。 更有意思的是,五矿早就拿出了诚意,主动承诺未来十年保证欧盟的镍铁供应量不减少,可欧盟还不依不饶,说这承诺 “不够实在”,非要启动第二阶段调查,摆明了就是故意刁难。 要我说,欧盟根本不是怕断供,是怕中国掌控了镍资源的话语权。现在新能源汽车成了香饽饽,高纯度镍是电池的核心原料,欧盟自己的汽车产业正想发力,要是镍这种关键原料被别人攥在手里,它能不急吗? 咱再说说中国为啥非要买这矿,不是钱多烧得慌,是真的刚需。数据在这儿摆着,2025 年中国镍矿石对外依存度都快到 90.2% 了,国内一年就产 11.3 万吨镍金属,进口却要 4900 万吨,大部分得从印尼、菲律宾买。 以前依赖菲律宾,可那儿的矿品位越来越低,从 2018 年的 1.8% 降到现在 1.51%,还老搞环保整顿,供应一点不稳妥。 印尼虽然产量大,但早就不让卖原矿了,只能买加工后的镍铁,成本蹭蹭涨。五矿花 5 亿美元收购,就是为了给国内的镍供应多找个靠谱的来源,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企业战略。 说起海外收购,五矿可不是新手,更不是那种强买强卖的主儿。2009 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五矿花 13.86 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 OZ 矿业,当时对方都快破产了,是五矿伸出援手,不仅保留了全部外籍管理团队,还承诺提供资金支持,结果两年就收回了投资,现在那家公司还运营得好好的。 还有 2012 年收购刚果(金)的 Anvil 矿业,也是顺顺利利,靠的就是尊重当地规则、合作共赢的诚意。这些事儿摆出来,谁能说五矿是来 “抢资源” 的? 欧盟自己心里门儿清,镍资源早就不是以前的格局了。印尼现在一年产 220 万吨镍,占了全球一半还多,欧盟自己的镍供应本来就没优势,现在眼看中国通过海外布局慢慢稳住供应,它就坐不住了,想靠调查来阻挠。 可市场规律不是谁想拦就能拦住的,中国企业要保障资源安全,欧盟要护着自己的产业,这本没错,但用 “长臂管辖” 的手段搞政治干预,就太不地道了。 现在欧盟把调查期限定到 2026 年 3 月,说白了就是想拖,想逼着五矿让步。但五矿这步棋下得稳,一方面有过往成功并购的经验,知道怎么跟海外监管打交道;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有实实在在的需求,就算短期受点影响,长期来看这笔收购对保障镍供应链太重要了。 欧盟要是真把路走死了,最后可能反噬自己 —— 现在不锈钢厂等着镍铁开工,新能源汽车产业等着电池原料,真要是供应出了问题,最先受损失的还是欧洲自己的企业。 说到底,这事儿根本不是什么反垄断调查,就是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背景下的资源博弈。镍这种关键矿产,谁掌握了供应,谁就掌握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欧盟怕中国占了先机,才急着跳出来用行政手段干预正常商业交易,可这种做法违背了市场规则,也寒了跨国企业的心。五矿既然敢花 5 亿美元出手,肯定早有准备,咱们等着看,最后谁能笑到最后。

0 阅读:49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