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开始反思,俄罗斯不该再防着中国,3年战争间他们明白了很多 普京最近第20次踏上中国土地,从2000年到现在,平均每两年就来一次。这不是普通外交访问的频率,是战略节奏的体现。 就在他访华前不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又一次喊话,希望中国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调解作用。 三年了,这场战争把世界拉进了动荡,也把俄罗斯推向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阶段:过去对中国的提防,真有必要吗? 从2022年开始,西方就对俄罗斯实施了史上最严厉的制裁,30000项制裁清单拉下来,又是冻结外汇储备、又是能源卡脖子,甚至还想把俄罗斯踢出美元贸易结算系统,活脱脱上演了一出“落井下石”。 反倒是以前总被俄罗斯悄悄捏着点“戒心”的中国,成了唯一一个既不跟着西方起哄制裁,还能实打实给合作的靠谱伙伴。 就说经贸这块,2024年中俄贸易额直接冲到了244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要知道,2013年的时候这数才892亿,十几年间翻了快三倍,中国都连续15年稳坐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了。 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你买我卖”,西方搞制裁断了俄罗斯的美元、欧元结算路子,结果人民币立马顶上,现在莫斯科交易所里,人民币的交易量早就超过美元,成了仅次于卢布的第二大货币,连俄罗斯的外汇储备里,人民币占比都超40%了。 以前俄罗斯总担心“货币依赖”,怕被别人卡脖子,现在倒好,靠着跟中国的结算合作,反倒把西方的“货币枷锁”给挣脱了,这要是早几年不那么多顾虑,说不定还能少受点制裁的罪。 能源领域就更能看出门道了,以前俄罗斯对能源出口管道这事还藏着掖着,总怕把“能源命脉”交出去太多,结果现在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稳稳当当往中国输气,石油贸易里90%以上都用中俄本币结算。 2024年一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就有1293.2亿美元,出口也有1154.9亿美元,这种“你缺的我有,我要的你给”的互补性,可不是临时抱佛脚能凑出来的。 更有意思的是高科技领域,以前中俄谈太空反应堆合作,磨磨唧唧好几年都没个实质性进展,俄罗斯总怕自己那点“太空家底”泄露出去;现在倒好,2025年直接跟中国签了月球核电站合作备忘录,明明白白计划2033到2035年一起往月球送动力装置,连2036年要完工的国际月球科研站,都敢把自己最拿得出手的太空核技术亮出来跟中国合伙干。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都公开说过,俄罗斯在太空核电领域的技术比美国还扎实,而俄罗斯也心里门儿清,没中国嫦娥系列的探月技术、载人航天技术加持,他们的月球基地计划就是“空想”。 这种“你有我需,我有你求”的实在合作,要是还揣着提防的心,根本不可能把压箱底的技术拿出来凑搭档。 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两国签的联合声明里写得明明白白,中俄关系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俄方明确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中方则力挺俄罗斯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这种核心利益上的“互相撑腰”,在三年战争里看得最清楚。 西方动不动就搞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今天没收这个国家的资产,明天禁运那个国家的物资,反观中俄,不仅互相保障对方在本国的国家财产安全,还专门升级了双边投资协定,制定了新版的《中俄经贸合作纲要》,把合作的每一步都落到实处。 以前俄罗斯可能还担心“合作太近引火烧身”,怕被西方扣上“中俄结盟”的帽子,现在才明白,跟中国站在一起,不是为了“拉帮结派”,而是在多极世界里找个能一起扛事的伙伴,比单打独斗强多了。 俄罗斯心里门儿清,中国的“中立”不是“和稀泥”,而是不递刀子、不添堵,还能在经贸、科技上给实打实的支持;不像西方,嘴上喊着“帮助”,实际上是把乌克兰当“消耗俄罗斯的工具”,把欧洲当“买单的冤大头”。 三年战争耗掉的不光是俄罗斯的弹药和资金,更耗掉了他们对西方的最后一点幻想,以前总觉得“得给西方留点余地”“不能跟中国走太近”,现在才发现,那些所谓的“提防”,防的是能一起扛事的盟友,亏的是自己的发展机会。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