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唯独在我国,电商彻底干趴了实体店?同样的东西,网上卖300,实体店卖800

洞察观史 2025-11-06 16:59:20

为什么唯独在我国,电商彻底干趴了实体店?同样的东西,网上卖300,实体店卖800,就问你买谁的?欧美国家的人,有大把时间逛商场,而我国有很多人一天工作超10小时,动不动就是996、白加黑,哪有时间逛实体店? 逛实体店的经历大伙儿都有吧? 同款运动鞋,店里挂着 800 块的价签,掏出手机一搜,网上旗舰店才卖 300,还能送货上门。 这种场景搁哪儿都让人纠结,可为啥偏偏在咱们这儿,电商把实体店逼得这么紧?有人说因为大家工作忙没时间逛,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先聊聊这扎心的价格差到底咋来的。 实体店老板常吐槽房租贵、人工高,这话没毛病,但不是全部原因。 网上卖得便宜,关键是咱们有套 “神仙级” 的物流和支付体系托底。 国家邮政局去年的数据显示,咱们每人一年花在快递上的钱都快 1000 块了,这背后是平均几块钱就能发全国的快递成本,搁欧美想都不敢想 —— 人家寄个同城包裹可能要几十刀,还得等三四天。 支付这块更不用说了,央行去年 6 月就公布过,咱们移动支付普及率超过 86%。 买根油条都能扫码的便利,欧美到现在还有不少地方得用现金或信用卡。 电商刚兴起那阵,好多人担心线上付钱不安全,结果现在连小区门口卖菜的大爷都挂着收款码,这种全民接受度,直接把电商的门槛拉到了最低。 再说说大家常提的 “没时间逛店”。 下班到家都八九点了,实体店早关门了,打开手机逛电商倒成了最省事儿的选择。 但欧美朋友真就那么闲吗?其实是他们的商场玩法不一样 —— 人家的商场里餐厅、影院、游乐场全配齐,逛店更像家庭周末活动。 咱们早期的实体店大多只卖东西,体验感跟不上,碰上电商价格暴击,自然没啥竞争力。 有意思的是,电商能这么 “横”,还藏着供应链的门道。 现在好多网店直接对接工厂,消费者要啥工厂就造啥,中间经销商的加价环节全砍掉了。 之前有个跨境电商的例子特典型,美国对咱们某些商品降税后,单件成本一下少了 20 多美元,价格优势立马就出来了。 这种效率,传统实体店的层层分销模式根本比不了。 别以为电商真就把实体店赶绝了,现在风向早变了。 好多实体店摇身一变成了电商的 “前置仓”,你在 APP 上下单,半小时就能收到从楼下超市发来的货。 之前大家吐槽网上买衣服没法试,现在不少品牌搞 “线上下单、门店试穿”,既保留了体验感,又不耽误省钱。 这哪是电商干趴实体店,分明是逼着整个行业升级。 有人说这是 “劣币驱逐良币”,我倒觉得未必。 电商没出现前,同款商品在不同城市价格能差一倍,消费者根本没的选。 现在价格透明了,服务也卷起来了 —— 退货包运费、上门取件、7 天无理由,这些都是市场竞争逼出来的福利。 咱们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东西,这不正是消费升级该有的样子? 换个角度想,欧美电商为啥没这么 “猛”?除了物流贵、支付不方便,他们的实体店还有政策保护,比如周日不准营业的规定,反而帮实体店保住了客流。 咱们这边市场竞争更充分,电商和实体店谁能活下来,全看能不能抓住消费者的心。 你最近一次逛实体店是为了买东西,还是单纯想试完衣服转头搜同款?其实不管线上还是线下,能让咱们花得明白、买得省心的才是好模式。 那些骂电商抢生意的实体店,大多是还守着老一套玩法,没想着怎么跟时代接轨。 网上 300 块和店里 800 块的差距,从来不是简单的成本问题,是整个社会效率的比拼。 从几块钱的快递到扫码即付的便利,从工厂直达的供应链到线上线下的融合,这些才是电商能脱颖而出的真正原因。 现在没人再纠结电商和实体店谁输谁赢了,大家更关心怎么买得更舒服。 那些能跟上节奏的实体店活得好好的,会玩的电商也在搞线下体验。 说到底,不管商业模式怎么变,能真正为消费者着想的,才能笑到最后。 信息来源: 中国证券网——2024年06月08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超过86% 深度融入各个民生领域

0 阅读:0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