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就亲手毁掉!荷兰让安世无晶圆可用,中方启动最强护盘措施。 安世这公司来头不小,本来是荷兰飞利浦的一部分,后来独立成NXP的标准产品部门。 没想到2018年,中国闻泰科技花了36亿美元把控股权买过来,从此安世就成了中荷合作的典范,荷兰负责研发,中国东莞工厂管封装测试,年产值上百亿,全球汽车巨头都离不开它的产品。 谁知好景不长,到了2025年,荷兰政府觉得这事儿不对劲,担心技术外流,国家安全受威胁,就在9月底动用什么货物可用性法,临时接管了安世在荷兰的总部,说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不被掏空。 结果10月29日,安世荷兰总部直接发函,宣布暂停向东莞工厂供晶圆,理由是支付问题,可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政府在背后推手,怕中国那边太强势。 东莞工厂一下子傻眼了,没晶圆怎么封装芯片,订单交付肯定耽搁,影响的可是全球汽车供应链。 从比亚迪到特斯拉,好多车企的刹车系统、电源管理都靠安世的东西,要是短缺,生产线停摆不是开玩笑。 荷兰这步棋下得狠,表面想卡中国脖子,实际暴露了自己底气不足,毕竟安世70%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切断供应等于自断财路。 没想到中国这边早有准备,没慌张,11月1日先放出善意,对部分出口给豁免,意思是大家坐下谈,别伤了和气。 可荷兰不领情,继续硬扛,11月4日中国商务部直接发声,全锅甩给荷兰,说他们干扰全球供应链,一切后果自负,还强调会护着自家企业权益。 话说这事儿根子在美荷联盟上,美国从2023年起就压荷兰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ASML的光刻机卖不进来,现在轮到安世,荷兰政府怕得罪美国,就拿企业开刀。 结果全球车市遭殃,据估计,短缺可能让欧洲车厂减产10%,中国汽车出口也得调整策略。 安世中国工厂没坐以待毙,转头找本土伙伴补位,像杭州士兰微、无锡新洁能、扬州扬杰这些公司,早就练就了车规级晶圆本事。 士兰微今年产能翻倍,硅基功率器件直追国际水平,新洁能的MOSFET芯片稳定性高达99.9%,完全能顶上。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半导体市场正飞速成长,2024年汽车芯片出口就达4190亿美元,增速8.9%,本土供应商份额从30%蹿到50%,这波停供反而加速国产化,预计两年内车规芯片自给率破80%。 荷兰那边还传出要彻底国有化安世研发中心,等于抢人家资产,中国自然不干,传闻要冻结荷兰在华投资,调查ASML的维修中心,这公司在中国业务占全球20%,一查准疼。 话说回来,这不光是安世一家的麻烦,折射出整个芯片大战升级,美国拉帮结派围堵中国,荷兰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可中国这些年砸钱研发,人才储备上万,产业链从设计到封测全覆盖,早不是任人宰割的模样。 安世事件闹到现在,荷兰损失惨重,股价跌15%,订单流失,而中国借机壮大本土链条,全球买家开始多看国产货一眼。 看来,科技博弈靠的是真功夫,不是耍小聪明,这事中国稳住了阵脚,本土产业借势腾飞,全球供应链会更均衡,大家日子都好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