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刮起反印度的浪潮?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不止是美国,整个欧美都在反印度。

蕊蕊聊过去 2025-11-07 18:00:00

为什么美国刮起反印度的浪潮?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不止是美国,整个欧美都在反印度。 曾经,美国把印度当成宝贝疙瘩,觉得它能顶上中国位置,硅谷公司抢着招印度人,政府甩出优惠政策,媒体天天炒“印度奇迹”。可几年过去,这股风向变了,华盛顿加关税,加拿大赶外交官,欧洲也开始挑刺。印度买俄油不听劝,工厂出问题频频,基础设施一塌糊涂,这场从蜜月到冷战的转变,到底藏着啥猫腻? 几年前,美国决策层对印度那是真上心。2010年代末,华盛顿频频抛橄榄枝,官员们跑去新德里签协议,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硅谷企业蜂拥而至,在班加罗尔开办事处,招聘会上印度工程师简历堆成山。欧洲国家也没闲着,德国汽车公司去印度建厂,法国品牌设分销点,大家都想分散供应链风险,避免单押中国。媒体上全是“印度增长故事”,峰会演讲强调人口红利带来的机会。这种热情,根子在地缘上,美国推“印太战略”拉印度入伙,欧洲求贸易多元化,资金和技术援助源源不断。 合作开头,看起来风平浪静。2017年,美国国务院推“印美伙伴关系”倡议,援助几十亿美元。印度政府搞生产挂钩激励,外资工厂在古吉拉特邦落地。2020年疫情时,欧美订单涌进印度制药厂,出口额蹭蹭上涨。2022年,对美贸易顺差达300亿美元,港口集装箱忙个不停。欧盟2021年启动自由贸易谈判,布鲁塞尔外交官讨论条款。印度出口攀升,大家还幻想着它填补制造业空白,西方政要频频点赞。 可好景不长,从2023年起,裂痕就出来了。基础设施短板先露头,德里地铁项目拖拖拉拉,工地资金不到位。欧美企业反馈越来越多,董事会审延误报告。2024年,苹果供应商在钦奈组装iPhone 15,质量问题一大堆,很多产品返工。印度工厂良率低,相比中国深圳的稳定输出,上万台一天出货,差距拉大。地铁扩张虽有声势,纳格普尔线路因土地纠纷停摆。德里机场快线旧问题复发,结构裂缝漏水,延误成常态。中国高铁网十年铺数万公里,准点率超99%,这对比让西方企业算损失时直摇头。 职场问题也添乱。硅谷办公室,印度团队运作方式让管理者挠头。波音737 Max软件外包到印度,每小时9美元的工程师,代码测试不足。2019年坠机调查翻旧账,2024年董事会重提,HCL公司文档缺现场验证。华盛顿国会听证,议员质询质量隐患。谷歌内部报告,印度外包小组轮岗乱,代码审查拖深夜。欧洲反馈类似,德国宝马班加罗尔分部,设备维护跟不上,文件灰尘厚。社交媒体热议“裙带关系”,帖子转发率高。 经济摩擦雪上加霜。印度制造业链条不稳,2024年iPhone组装出大麻烦,Foxconn南方工厂中国工程师撤走300多人,生产中断。苹果游说印度改税法,避免高价值设备税。相比,中国设施完整,投资回报高。基础设施失败频发,2024年多地桥梁坍塌,极端天气加剧,质量把关松散。世界银行报告,融资缺口大,长周期高资本项目吓跑传统贷方。印度投资虽增,地铁里程近1400公里,延误率高,资金挪用成病。 地缘政治这块,更是火药桶。2022年俄乌冲突,美国压印度减俄能源依赖。国务院新闻会,发言人强调制裁一致。印度炼油厂照收俄油,2024年进口占36%,2025年1到9月1.9百万桶每天。特朗普2025年8月27日玫瑰园讲话,加征50%关税,半数针对俄油。贸易代表点头记录。欧盟去年对俄贸易340亿欧元,却指责印度。印度外长联合国回击,双重标准。加拿大2024年10月14日驱逐六名印度外交官,包括高专,渥太华使馆封路,指责涉锡克活动家谋杀网络。印度反击,赶六名加拿大大使馆人员。外交行互怼,关系降冰点。 欧洲跟进嫌弃。德国媒体批效率低,慕尼黑编辑引用延误数据。法国企业抱怨卫生,巴黎总部审工厂照片。欧盟2025年9月推新印度策略,强调繁荣安全,但点出俄关系“问题”。布鲁塞尔官员避谈自家对俄贸易,却压印度。皮尤2025年8月调查,24国中位数47%看好印度,38%不看好。印度指美欧双标,2024年欧盟对俄货贸超印度总和。社交平台对比图,中国高铁有序,印度街头堵塞,转发如潮。 这些事堆一起,欧美态度翻篇。2025年欧盟峰会,斯特拉斯堡评估印度贸易风险。华盛顿智库报告,重塑供应链,标可靠节点。特朗普9月2日批印美贸易“一面倒灾难”,威胁公司投资印度。卡内基报告,特朗普关税风险25年印美关系。布鲁金斯8月文章,挑战时刻,美企中国加一策略转印度遭批。印度出口受关税夹击,2025年10月俄油进口反弹,但压力山大。 这场闹腾,说白了是实力不匹配。印度总喊超中国,可基础烂摊子多。基础设施投资增,失败案例却成堆,规划执行灾管弱。西方从追捧醒神,扶持不靠谱伙伴,只增加风险。  

0 阅读:1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