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太迟,荷兰“芯片低头”背后的代价与警示 11月7日,荷兰政府突然“欢迎”中方

婷婷亭亭玉立 2025-11-08 16:26:00

欢迎太迟,荷兰“芯片低头”背后的代价与警示 11月7日,荷兰政府突然“欢迎”中方为安世东大工厂恢复供货。一句轻飘飘的“欢迎”,背后却是欧洲车企堆积如山的停工账单——大众狼堡每天蒸发4000万欧元,宝马3系整整停摆两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安世不是无名小厂,它握着全球15%的车规功率芯片命脉,90%产能在东莞,一年吐出500亿颗芯片。荷兰本想冻结资产、掐住咽喉,结果一把攥成了“七伤拳”:先断了自己的血脉,再被中方出口限制反杀,十亿欧元级别的订单瞬间蒸发。更讽刺的是,煽风点火的美国一见风向不对,立马抽身,留下荷兰独自面对欧盟车厂的“最后通牒”。 反观中国,商务部一纸限制令,无锡新洁能、士兰微百万片晶圆火速补位,人民币结算顺势上线,三天内完成本土替代。危机倒逼自主,产业链“备胎”一夜转正,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卡脖子越狠,国产替代越快。 然而,荷兰当初那条干预法律依旧高悬,谁能保证不会有下一次?全球汽车链条早已环环相扣,任何单边小动作都像回力镖,飞出去迟早砸回自己。荷兰这张10亿欧元的“学费发票”,但愿能给所有“脱钩”幻想症者提个醒。 如果下次“卡脖子”再来,你觉得国产哪张王牌最能一击制胜?是碳化硅、是Chiplet,还是人民币结算体系?评论区聊聊,一起给国产供应链“云加码”!

0 阅读:40
婷婷亭亭玉立

婷婷亭亭玉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