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落难时,朱德说过一句公道话:“他打了最难打的仗,走了最难走的路,论艰苦卓绝无人能比。”朱老总说的都是实在话。 1950 年冬,鸭绿江边寒风卷着雪粒,52 岁的彭德怀望着志愿军单薄的棉衣,眼神坚毅。 他攥紧拳头对身边人说:“就是拼了命,也要守住国门!”—— 这一去,他又要创造战争奇迹。 朱德说他 “打最难打的仗”,每一场胜利背后,都是他为国家民族立下的不朽功勋。 1898 年,彭德怀生于湖南湘潭贫苦农家,幼年的苦难让他懂了百姓的苦。 1928 年,他拒绝国民党高官厚禄,秘密入党后,带着湘军独立第五师发动平江起义。 这次起义,为红军增添了一支精锐力量,也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基础。 他把全部军饷捐作革命经费,说:“我的钱,要用来给穷苦人打天下。 ” 此后,他带领部队转战湘赣,多次击退敌军 “围剿”,成为红军重要指挥员。 1935 年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后,彭德怀奉命率红三军团担任前卫,为红军开路。 在娄山关战役中,他亲临前线指挥,带领战士们攀悬崖、夺隘口,击溃国民党军主力。 这场胜利打破了敌军围堵,为红军摆脱追兵、北上抗日创造了关键条件。 过草地时,部队断粮,他带头挖野菜、煮皮带,还把自己的马让给伤员。 他说:“红军是一家人,多一个人活着,就多一份革命力量。” 这份担当,让战士们更有斗志。 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指挥,扛起敌后抗战的重担。 1940 年,面对日军 “囚笼政策”,他力排众议,发动百团大战,组织 105 个团参战。 战役持续三个半月,破坏日军铁路 470 公里、公路 1500 公里,攻克据点 2900 多个。 这一战,打破了 “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士气,也让日军被迫调整战略。 战后,他在总结中说:“我们就是要让敌人知道,中国人民不好惹!” 1947 年,国民党军重点进攻陕北,彭德怀临危受命,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 当时他手下只有两万余人,装备落后,而胡宗南大军有 25 万,还配有飞机大炮。 他运用 “蘑菇战术”,在陕北高原与敌军周旋,先后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 这三场胜仗,歼敌三万余人,扭转了西北战局,成功保卫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安全。 毛泽东评价:“彭德怀同志率领的西北野战军,是一支英雄的部队!”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仁川登陆后,直逼鸭绿江,威胁新中国安全。 彭德怀主动请缨,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带着部队跨过鸭绿江。 在朝鲜战场,他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还有零下 30 多度的严寒和后勤短缺。 他指挥志愿军发动五次战役,把美军从鸭绿江边逼回 “三八线” 附近,迫使对方坐下来谈判。 这场战争,捍卫了新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也为国家赢得了长期和平发展的环境。 1959 年,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为了国家和人民,直言进谏大跃进中的问题。 尽管此后他遭遇不公,被撤销职务,但始终没有放弃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1974 年 11 月 29 日,他在病痛中离世,临终前仍牵挂着国家发展和百姓生活。 1978 年,党中央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肯定了他为党和人民作出的卓越贡献。 如今,彭德怀纪念馆里,他的事迹被代代传颂,他的精神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进。 现在,每年都有无数群众来到湖南湘潭的彭德怀纪念馆,缅怀这位铁血元帅。 他的名字,早已成为勇敢、忠诚、担当的象征,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他为中国革命、建设和国防事业作出的贡献,永远被历史铭记,永不褪色。 彭德怀用一生证明,真正的英雄,始终把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矢志不渝。 他的故事,会一直流传下去,提醒着我们珍惜当下的和平,传承那份为国为民的赤诚。 主要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永葆“勇敢农民”本色的彭老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