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钍基熔盐堆完成燃料转换,舰船核动力或将迎来革命性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官宣,全球唯一运行并实施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在甘肃武威民勤县成功完成了钍-232到铀-233的完整转换。美国、欧盟、印度追了十几年的技术,咱们不仅率先实现工程化应用,还做到了关键核心设备的百分之百国产化,整体国产化率超过了90%。可以说中国在第四代核电领域甩出了一个“王炸”。 而钍基熔盐堆技术在船舶动力应用方面也在取得突破。早在2023年3月5号,《中国船舶报》就报道过,江南造船厂发布了全球首型24000TEU钍基熔盐堆技术核动力集装箱船KUN-24AP的设计方案。该船总装载能力达到24万吨,船身长度近400米,已经获得了DNV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认可证书,具备商业化运营潜力,可实现30年全生命周期免燃料运行。 近日《南华早报》又报道称,中国大陆在设计热功率200兆瓦钍基熔盐反应堆核动力船舶。这型船舶装载14000标箱的集装箱船,其功率水平接近美国海军最先进的“海狼”级核攻击潜艇所用的S6W压水堆。 《南华早报》解释说,10月15号江南造船集团某高级工程师在中文行业刊物《船与船艇》撰文披露,这型船舶反应堆产生的200兆瓦热量并不直接驱动船舶,而是驱动采用布雷顿循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这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效率远高于传统蒸汽轮机的热力过程,该系统将产生50兆瓦电功率,足以让这艘巨型船舶多年横跨大洋而无需补给燃料。为了应急,船上还将配备一台10兆瓦级的柴油备用发电机。 在当今海洋战略格局深刻演变的背景之下,海军核动力技术的革新是决定海权兴衰的核心变量之一。核动力以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是大国海军追求海洋作战能力的终极解决方案。钍基熔盐堆安全、可靠、高效,必将为航母、核潜艇等海军舰艇的动力提供全新的技术路径。如果中国在航母和核潜艇上率先成功使用钍基熔盐堆技术,将成为继电磁弹射技术超过美国之后,又一个更大的对美国技术弯道超车的里程碑事件。



Arthur
虽然不懂核物理,但是小编纯粹是在瞎编。
迷茫的小白
核动力航母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