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分子该慌了! 郭正亮表示:高德地图在台湾使用了,台湾省街道里的一草一木都清晰可见。包括街道路口的红色灯、车辆上的车牌号、只要每个身上有定位系统工具在,走在哪个角落都会被捕捉到你的位置。郭正亮说他的驻处都看的一清二楚。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一款导航软件成为两岸舆论焦点。 面对记者追问高德地图实现台湾全域覆盖的相关情况,发言人张晗的回应言简意赅却分量十足:大陆科技进步让丈量国土更精准,守护家园更坚实,这样的民生服务落地,是市场选择也是融合必然。 这番表态既回应了公众关切,也直接戳中了 “台独” 势力的敏感神经。 郭正亮的回应更是让台独明白如今大陆对台湾的了解远比他们想象中要多的多。 “台独” 势力的反应来得又快又激烈。 他们完全无视台湾民众对精准导航的迫切需求,反而将这款便民软件炒作成 “认知战工具”,煞有介事地散布 “信息泄露风险” 的言论。 有绿营政客在节目中夸大其词,声称 “街道细节被清晰标注会危害安全”,甚至有媒体跟风炒作 “数字渗透” 的谬论。 可他们的恐慌根本站不住脚。 大陆的地图绘制从来都有严格规范,高德地图在台湾的所有标注,都严格遵循《地图管理条例》,经过自然资源部层层审核,确保地理信息准确无误,绝不存在所谓 “敏感信息采集”。 为了适配台湾使用习惯,开发团队还专门打造了 “两岸用字智能转换系统”,把 “羅斯福路” 与 “罗斯福路” 自动关联,语音播报也改用台湾民众熟悉的 “前后左右” 表述,而非生硬的方位词。 这些细节都说明,这只是一款用心的民生工具,而非所谓的 “政治工具”。 国台办的回应背后,是大陆一贯的对台思路 —— 以民生福祉为核心推进融合发展。 从福建推出的 62 条两岸融合政策,到云南对首次来滇的台胞免除 320 个景区首道门票;从扩大台胞落地办证口岸范围,到开设两岸婚姻家庭专线,每一项举措都在为台胞台企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高德地图的落地,只是这一系列融合举措中的一个缩影,和微信支付、短视频平台走进台湾一样,都是两岸同胞交流需求的自然结果。 “台独” 势力越是阻挠,越能看出他们的心虚。 他们怕的不是地图本身,而是地图背后那些无法割裂的联系。数 据最有说服力,高德地图在台湾上线后,日活用户很快突破 300 万,成为市占率第一的导航软件。 这些自发的选择和真实的故事,都在印证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事实。 “台独” 势力想靠炒作对立蒙混过关,却忘了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们耗资数十亿新台币搞的 “自主导航项目”,至今还停留在基础地图绘制阶段,根本无法满足民众需求。 一边是民众争相使用的大陆优质服务,一边是低效浪费的 “台独工程”,两相对比,更显其分裂行径的苍白无力。 大陆一直以最大诚意促进两岸融合,这种融合从来都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奔赴。 2025 年前三季度,两岸民间交流人数突破 800 万人次,其中 67% 的用户用地图导航规划行程。 从大陆农产运到台湾餐桌,到两岸青年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生活;从台胞在大陆就业创业享受同等待遇,到导航软件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融合已经渗透到两岸同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国台办的回应早已把道理说透:好的产品和服务,自然会得到民众的认可和选择。 “台独” 势力试图阻挡这种趋势,就像想挡住潮水一样徒劳。 地图标清的是疆域,民心认准的是归属,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可阻挡,对团圆的期盼不会动摇。 只要秉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交流的道路只会越走越宽,祖国统一的大势终将如期而至。 毕竟,血脉相连的亲情、互利共赢的便利,从来都不是政治炒作能割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