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明明没有吃,却也和我一样开心。幸福从罐子里跑了出来……”14岁少年写的一篇作文看哭老师,题为《藏在罐子里的爱》,这篇作文是男孩怀念他去世的奶奶。 因为他小时候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乡下,而厨房厨柜上摆放着一个罐子,他踮起脚去拿,却差一点,做饭的奶奶看见,就把罐子拿下来,用小勺子舀一勺喂进他嘴里。后来每天都会喂他一小勺,他也记住白糖带给他的快乐,当糖化在嘴里,而他笑得非常开心时,他奶奶也跟着他一起开心,可是奶奶明明没有吃。 后来他离开了老家,来到城里读书,在厨房里看到一个差不多罐子,他打开罐子用舀子舀一点放进嘴里,好像这样就能回到和奶奶在一起的好时光,然而这次传来却是一股苦味,让他明白什么是糖,什么是盐。 而他奶奶已经不在了,他无法撒娇向奶奶要糖吃。 他最后用这样一段文字结尾: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今天乡下的月很圆,后山的土地和院子里的人沐浴着同样的月光。只是一层薄薄的土,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 他开头是这样写的: 每个勤劳善良的人在死后都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守护着地上的人。幼小的我便在想:哪一颗会是奶奶呢? 以星辰和月光来说明时间的流转,从而引出橱柜的罐子。 而开头和结尾都怀念奶奶,达到了首尾呼应。 这篇作文被男孩的老师分享到网上,让网友们触动。 有网友说: 汉字是很浪漫的,世界任何文字都没有办法媲美汉字的境界! 也有网友说: 能看出来满满的感情。我一直认为用直白的话描述让人感同身受是最高级的表现形式,比那些辞藻华丽的好多了。 还有网友说: 记得奶奶楼上藏着麻糖,小时候放学回来,奶奶都会用围兜擦干净手,拿出一块麻糖递给我,然后笑眯眯的看着我吃完。可是奶奶去世的时候都没见到我最后一眼,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撕心裂肺的疼,我爱这个时代,因为我幸福的生活在亲人的关怀中长大。我恨这个时代,让物欲横流淹没了亲情。我依然要坚强的生活在这个时代,因为有我世界会多一份爱的力量,虽然那么卑微,但是已让我付出全力。 而写这篇作文的龙睿熙,他得自己作文爆火后,怕捧得太高,主动寻找“恶评”以求进步。 有网友认为用AI写的,他对此回应: “我觉得这算另一种夸奖。” 其实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简单的文字,不同的组合,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心灵体会。 像这篇作文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但平常质朴的语句却更让人动容,无他,真情实感引共鸣。 龙睿熙写这篇作文,他借助于特定的形象恰到好处地升华的感情,更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和语言的美好。 那糖罐是形象,而幸福就是糖,从罐子里跑了出来,因为享受到了奶奶比糖还甜的关爱;那月亮是形象,那一层薄薄的土是形象,“沐浴着同样的月亮”,“只是一层薄薄的土,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自然地表达了物是人非,对奶奶的思念之情,很是感人,感情细腻而真实。 最后,《藏在罐子里的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它让我们看到,当一颗善于感受生活的心,遇上了真诚表达的笔,便能产生如此动人的力量。 它火得非常有道理,不仅在于文字,更在于它为我们所有人提供了一个情感的出口,让我们得以借由他的文字,去怀念和安放我们各自“藏在罐子里的爱”。 初三男生写作文怀念去世奶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