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国入世最大的障碍是美国,可最终美国还是同意了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为什么?江同

红楼背疏影 2025-11-08 20:10:49

当年中国入世最大的障碍是美国,可最终美国还是同意了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为什么?江同志说,美国最终和我们达成协议,并不是突发善心。一方面我们的实力摆在那里,他们不让我们加入也不行。另一方面,美国有自己的战略考虑,我们千万不能太天真。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天被载入史册。在长达15年的入世谈判中,美国始终是最大障碍,却在最后关头松口。江同志的论断一语中的:美国并非善心大发,而是中国实力与美国战略算计碰撞的必然结果。 先看中国的硬实力,这是谈判桌上最硬的底气,1999年中美谈判攻坚阶段,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曾放话“中国还没资格谈条件”,但数据不会说谎。 1978年到1999年,中国GDP年均增速超9%,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飙升至1546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七大经济体。 更关键的是工业体系,当时中国已建成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大类,钢产量突破1亿吨,占全球15%,这种全产业链优势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无法比拟的。 军事与外交层面的支撑同样关键,90年代末,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0战斗机完成首飞,东风-31洲际导弹试射成功,国防实力的提升让美国不敢轻视。 外交上,1997年中美发表联合声明,确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同时中国与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额持续增长,美国若持续阻挠,只会让欧洲企业抢占中国市场。1999年中美谈判破裂后,德国大众当月就与中国签订10亿美元合作协议,这背后的市场逻辑美国清楚。 一个细节可佐证这一点,1999年11月,中美谈判进入最后阶段,美国农业代表突然发难,要求中国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 我方谈判代表拿出数据:中国粮食年产量已达5亿吨,粮食自给率95%以上,且拥有2000万吨粮食储备。 反观美国,1998年农业出口额下滑12%,仅大豆就积压1500万吨,若失去中国市场,美国农场主的选票会直接影响大选。最终美国妥协,同意中国保留对小麦、大米等主粮的进口配额。 再看美国的战略考量,绝非简单的经济算盘。当时美国财长萨默斯在内部会议中直言:“让中国入世,是把它纳入我们主导的规则体系,比孤立它更划算。” 这种算计有三重逻辑: 一是经济上想通过中国市场缓解自身矛盾,1999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制造业失业率达5.8%,华尔街迫切需要中国这个新兴市场消化过剩产能; 二是战略上试图通过规则约束中国,美国认为入世后中国会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方面“被同化”; 三是地缘上想借助中国牵制俄罗斯,90年代末俄罗斯经济复苏,美国希望通过深化中美经贸关系,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与美国保持“步调一致”。 美国企业界的游说力量是突破阻力的关键,当时美国商会做过测算:若中国入世,美国企业每年可增加100亿美元出口,创造20万个就业岗位。 波音公司带头游说国会,中国已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1999年已签订20架波音777的采购协议,若美国阻挠入世,空客会取而代之。 微软、IBM等科技企业迫切希望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当时有近千万互联网用户,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它们组建了“中国入世美国企业联盟”,直接向白宫施压。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推动日本签订《广场协议》,表面是解决贸易逆差,实则是遏制日本经济崛起。 而对中国,美国想故技重施,通过入世协议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为后续反倾销调查埋下伏笔。1999年中美协议中,美国特意加入“中国入世后15年内可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条款,截至2016年,美国发起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中,有60%以上利用了这一条款。 谈判中中国始终坚守三大底线:绝不开放粮食市场定价权、绝不放弃金融领域控制权、绝不允许外资进入国防工业。 1999年谈判最紧张时,美国要求中国开放银行业,允许外资银行全面开展人民币业务,我方代表直接拒绝:“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能稳住汇率,就是因为我们掌握金融主权,这个底线绝不让步。”最终美国只能接受外资银行有限制进入的条件。 站在2025年回望,可见当年决策的智慧。美国的战略算计最终落空,中国未被规则束缚,反而通过入世实现产业升级,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2%,是美国的1.8倍。 美国当年的期待部分兑现,2024年中美贸易额达6900亿美元,美国农民向中国出口了价值350亿美元的农产品。这种“斗而不破、互利共生”的格局,是当年实力博弈的必然结果。 特朗普政府2024年再次提及入世时,抱怨“当年对中国让步太多”,这反证了江同志的远见。中国入世的历程告诉我们:国际社会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合作都是实力的对等交换。 如今中美博弈更趋激烈,回望20年前的谈判,我们应明白:只有自身实力过硬,才能在规则制定中拥有话语权;同时保持清醒,看透对手的战略算计,才能行稳致远。

0 阅读:907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