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当地时间11月6日表示,美国有很多手段可以对付中国,但希望保持稳定。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你得听我的,不然我就翻脸,可我这会儿暂时没力气翻”。懂格里尔的都知道,这主儿压根不是盼着“稳定”的人。他是特朗普一手提起来的贸易干将,早年间就跟着前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干过给中国加关税的脏活。 今年2月上任后更没闲着,又是提议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的地位,又是要给中国商品加新关税,还想把中国商品借第三国绕进美国的路全堵死。 芯片、飞机制造这些关键领域的出口限制,他也力主往大了扩,连美国企业去中国投资,他都要插一杠子审查。这么个满脑子都是“卡中国脖子”的人,突然喊“稳定”,可信程度跟特朗普说“美国没通胀”差不多。 更逗的是他说的“不少手段”。特朗普政府办事从来是有招就亮,去年给加拿大加35%关税、给巴西加50%关税,说干就干,半点儿不含糊。要是格里尔真攥着能拿捏中国的狠招,凭他们急着压中国发展的那股劲儿,早敲锣打鼓亮出来耍威风了,哪会留着当口头筹码? 说白了,这些所谓的“手段”,要么是翻来覆去用烂的老套路,要么就是没试过好不好使的空架子。 喊“稳定”的底气虚得很,可藏着的心思倒挺实在,这就是美国的缓兵之计。三天前美国财政部才认了,第三季度通胀还是比预期高,9月通胀率3%的数就搁那儿,特朗普嘴硬说“没通胀”也没用。 国内喊了半天制造业回流,一点儿起色没有;不少美国农场主盼着中国买他们的大豆,科技公司也盯着中国的产业链。真要是撕破脸搞对抗,先疼的肯定是美国自己。之前加的那些关税,最后大多都转嫁到美国老百姓头上,货架上的东西一涨价,骂声就没断过,这亏他们又不是没吃过。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不是当年那种任人拿捏的样子了。格里尔想搞技术封锁,咱们的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照样卖遍全世界;他想加关税,中国外贸进出口该稳还是稳,产业链的扛造劲儿就摆在这里。就在上个月,中美刚说好要开新一轮经贸磋商,中方的态度很明确:合作没问题,但得平等;谈稳定也可以,可不能让中国吃亏。 格里尔的算盘打得精着呢:一边拿“手段”当筹码,想在谈判里逼中国让步;一边用“稳定”当幌子,稳住美国企业的心思。可他忘了,中国不吃“施压”这一套。我们不会因为他喊“稳定”就松警惕,也不会因为他提“手段”就慌神。美国要是真有诚意谈稳定,就得拿出真行动,把不合理的关税壁垒撤了,放宽对中国的技术限制,别光耍嘴皮子。 说到底,中美贸易要稳定,靠的是互相尊重,不是哪一方口头赏饭吃。格里尔的话听听就完了,真要知道美国心里咋想的,看他们做啥远比听他们说啥管用。毕竟在利益面前,漂亮话谁都会说,真本事才是硬通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