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回过味儿了:卖掉乌克兰,锅甩给美国,与俄和好,万事大吉。看到特朗普不管怎样强蛮硬逼普京都无法促使战争结束后,欧洲终于意识到了俄方视角的重要性。亦或者说欧洲有必要换位思考一下,去理解俄罗斯所面临的尴尬窘境,毕竟美国是域外国家,只在历史渊源上和欧洲同气连枝。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欧洲这边最近似乎慢慢回过味儿来了,事情好像开始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就在十一月初,俄罗斯媒体《EADaily》上登了一篇意大利前驻比利时大使埃琳娜·巴西尔的评论文章,内容挺有意思,她提出一个观点:俄罗斯其实是在保卫自己,避免受到北约的战略挤压。 这话一出,不少人开始琢磨,是不是欧洲真该换个角度,看看俄罗斯到底在经历什么。 其实,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已经不只是战场上的炮火连天,更多的是背后各方势力的盘算和博弈。 美国作为域外国家,虽然历史上和欧洲关系紧密,但毕竟隔着大西洋,它的利益和欧洲的不完全一样。 特朗普在任时那种强硬姿态,试图逼普京就范,结果战争还是没完没了。这让欧洲一些政治人物开始反思:是不是该跳出美国画的框框,自己找条出路? 巴西尔在文章里提到,欧洲应该承认俄罗斯保护自身利益的合法性。这话听着有点耳熟,因为类似的观点在中国的一些讨论中也出现过,就是所谓的“北约东扩威胁论”。 意思是,北约不断向东扩张,一步步逼近俄罗斯边界,让俄罗斯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全威胁。这不是什么新鲜说法,但如今从欧洲前外交官嘴里说出来,意义就不太一样了。 匈牙利一直就比较支持俄罗斯的立场,觉得西方对俄太强硬了。现在意大利也有人开始这么想,说明欧洲内部的态度可能在悄悄转变。 这不是说欧洲要一下子倒向俄罗斯,而是大家开始意识到,光跟着美国走,可能解决不了问题。战争拖得越久,欧洲自己受的伤越深——能源价格涨、难民问题多、经济受拖累,这些都不是小事。 所以,有人提出,欧洲不如把锅甩给美国,自己想办法和俄罗斯和好。这个“甩锅”不是说推卸责任,而是重新评估美国在欧洲事务中的角色。 美国有时候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会把欧洲推到前面当挡箭牌,可欧洲自己的安全和发展,终究得自己负责。如果能和俄罗斯达成某种妥协,说不定冲突就能慢慢降温。 当然,这条路走起来不容易。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积怨已深,信任度低,再加上美国肯定不会轻易放手。但欧洲现在有点被逼到墙角的感觉,战争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民众也开始厌倦这种没完没了的对抗。 或许,正是这种现实压力,让欧洲慢慢清醒过来,意识到单靠强硬解决不了问题,得有点新思路。 从更广的视角看,这种转变也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微妙变化。美国的影响力在相对下降,欧洲想多一点自主性,而俄罗斯虽然受制裁打击,但在地缘政治上还是硬骨头。 未来,如果欧洲真能走出这一步,不仅可能改变俄乌冲突的走向,还可能重塑整个欧洲的安全架构。 不过,这一切还得看各方怎么博弈,怎么平衡利益。眼下,欧洲的“醒悟”还只是开始,路还长着呢。 参考资料: 欧洲也有清醒的人:俄罗斯不是在和乌克兰开战,而是在保卫自己——FQ|俄罗斯《EADaily》媒体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