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被我猜中了 美国宣布了 美国当局停摆(shut down)已超38天,民众生活备受冲击。11月8日,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约翰·图恩宣布:“我正在推动与民主党达成一项综合拨款案,目前拨款草案已经接近完成。但两党之间的博弈仍在继续。”图恩的表态,让民众看到了达成协议、避免停摆持续的希望,但这终究只是“希望”——两党要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协议,概率几乎为零。 自停摆以来,参议院先后13次表决临时拨款法案,均因未能达到60票门槛而搁浅,协议迟迟无法达成。这导致美国经济损失惨重,据权威机构测算,停摆至今已造成至少140亿美元经济损失,其中70-140亿美元为不可逆损失。失业救济申请人数持续增加,已有3万多名联邦雇员因停摆陷入生活困境,部分雇员停薪休假、部分涉及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的“例外雇员”需无薪上班,而国会议员的工资却照发不误。两党争来斗去,受苦的终究是普通百姓! 目前,两党争执的核心问题是医保。民主党希望延长2023年到期的医保税收抵免,而共和党不愿意将医保与拨款问题捆绑在一起。医保问题本身较为复杂,若单独协商,两党未必不能达成共识,但一旦捆绑在拨款问题上,便成了两党博弈的筹码——你想赢,我偏要牵制,最终陷入僵局。 停摆的连锁反应还在蔓延,白宫已透露11月可能无法按时发布通胀数据,这将影响美联储政策制定、冲击市场信心、扰乱资金流向……即便两党最终达成协议,避免停摆持续,医保改革等根本问题仍悬而未决,未来再次停摆的风险依旧存在。 这次停摆让普通民众生活遭受重创,根源在于政客的博弈。不过,美国法律保障民众通过集会、请愿、听证会等方式表达意愿,但在此次两党封闭式博弈中,民众的合理诉求难以直接影响谈判走向,只能被动承受停摆后果。政客为自身政治利益僵持不下,却让民众为博弈买单,这就是当下的美国困局。 美国政府停摆超38天,其实就是政客为了各自利益互不相让,苦的却是普通老百姓。百亿经济损失、联邦雇员无薪度日,议员们却工资照拿,这样的反差实在扎心。 医保本是民生大事,却成了两党博弈的筹码,封闭谈判里根本没把民众诉求放在心上。就算最后达成协议,根源问题没解决,下次还可能停摆。 治理国家不该是党派争斗,核心该是让民众过上好日子。少点算计、多点担当,把民生放在首位,才是靠谱的治理之道。停摆反复预警:民主若脱离民生本质,再完善的规则也难掩治理失效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