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俄罗斯外交部宣布了 11月9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公开表示,俄方没通过外交渠道收到美方的任何说明。 说明针对的是特朗普之前的言论。10月3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说,其他国家在搞核试验。他已经命令五角大楼,马上对等启动核武器试验。 特朗普这波操作简直让人看不懂,一句社交媒体表态就想搅动全球核安全格局,可美方自己都没把话说圆,11月2日能源部长直接打脸,说所谓“核试验”只是“次临界试验”,不会有蘑菇云。 “不会有蘑菇云”这话看似安抚人心,实则藏着满满的文字游戏。很多人可能不懂次临界试验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用高爆炸药冲击核材料,不引发链式裂变、不产生核爆炸,却能收集数据检验核材料可靠性,甚至帮着研发新型核武器 。这东西在法理上模糊得很,算不算核试验至今还有争议,但技术层面上,它就是在打《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擦边球,是核军备竞赛的“隐形推手”。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一声令下要搞核试验,转头能源部长就出来澄清,这种前后矛盾的操作,根本不是沟通失误那么简单。作为总统,他不可能不知道次临界试验和真正的核爆炸试验的区别,之所以故意把话说得那么夸张,无非是想借“核威慑”的噱头刷存在感。毕竟核安全是全球最敏感的神经,一句“启动核试验”就能瞬间抢占头条,既显得自己强硬,又能给对手施压,算盘打得叮当响。 拉夫罗夫说没收到美方任何说明,这话里满是嘲讽和警惕。俄罗斯本身就是少数能开展次临界试验的国家,怎么可能看不出美方的套路 ?美方连正式外交说明都懒得给,只靠官员随口澄清,本质上就是想“低成本搅局”——既不想违反条约引发众怒,又想通过模糊表态威慑竞争对手。可这种戏码玩多了,只会让全球核安全体系越来越脆弱,其他拥核国家很可能跟着效仿,原本的核试验暂停共识早晚会被打破 。 更讽刺的是,美国根本没必要搞所谓的“核试验”。三十年前就启动了核武器储备管理计划,靠超级计算机和先进技术,不用核爆炸也能确保核弹头安全有效,每年还有专门的联合认证 。特朗普喊着“对等回应其他国家”,可事实是,自1998年以来,全球几乎所有拥核国家都暂停了核试验,所谓的“他国试验”更像是他制造紧张氛围的借口。真要恢复核爆炸试验,美国自己都做不到——拜登政府曾评估,就算决定恢复,至少也要36个月才能完成一次地下试验,还会遭到内华达州民众的强烈反对 。 这种拿全球核安全当政治秀的操作,实在让人不寒而栗。核问题从来不是总统的社交媒体噱头,也不是政客博弈的筹码,而是关系到全人类安危的底线。美方一边模糊表态搅动局势,一边不愿通过外交渠道沟通,只会加剧各国间的猜忌与对立。次临界试验的门槛不低,只有少数国家能掌握,可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军备竞赛,最终只会让更多国家加入进来,把世界推向更危险的边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