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本来不会牺牲的。当时国民党迫于社会各界压力,已经将释放她的条件降到了最低,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2025-11-09 14:12:45

杨开慧本来不会牺牲的。当时国民党迫于社会各界压力,已经将释放她的条件降到了最低,只需公开登报申明同丈夫脱离夫妻关系,不再参加革命活动,做回普通小市民即可。 ​​对普通人来说,这几乎是送上门的生机。那时她才29岁,身边还有8岁的岸英、6岁的岸青和3岁的岸龙,三个孩子正盼着母亲回家。 ​​可敌人显然打错了算盘。他们以为亲情能捆住革命者的手脚,以为“普通小市民”的安稳能磨掉信仰的棱角,却忘了杨开慧不是寻常女子。 敌人急得团团转,又派来狱警轮番劝说,话里话外都是“为孩子着想”。有个管事的甚至拿着纸笔凑到她面前:“杨女士,就写几个字的事,你想想岸英他们,没娘的孩子多可怜?” 杨开慧看着那纸,眼圈红了红,却一把推开:“孩子我疼,可良心和信仰我更不能丢。我和润之一起闹革命,图的就是让天下孩子都能有娘疼、有安稳日子过,现在让我背叛他、背叛革命,我做不到!” 狱里的日子难熬,冰冷的牢房、粗粝的饭菜,还有时不时的威逼利诱。有人见她带着孩子(起初孩子们曾被一同关押),又年轻,劝她“变通一下”:“先出去把孩子养大,以后想做什么再慢慢说。” 杨开慧却摇摇头,趁着放风的空隙,偷偷给孩子们梳理头发,轻声说:“娘对不起你们,不能天天陪着你们,但娘要做对的事,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懂。” 她从不说软话,反而在狱中鼓励其他被捕的同志:“革命哪有不流血的?只要我们守住初心,总有一天会胜利。” 国民党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们动用酷刑,鞭子抽、烙铁烫,想逼她低头。杨开慧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却始终咬着牙,没说过一句求饶的话,更没提过“脱离关系”。有一次,敌人把她拖到审讯室,指着报纸模板吼:“签不签?不签就毙了你!” 她忍着剧痛,挺直腰杆:“要杀要剐随便你们,想让我背叛革命、背叛丈夫,绝不可能!” 她不是不珍惜生命,更不是不爱孩子。在狱中,她偷偷写下遗书,字里行间全是对孩子们的牵挂:“岸英、岸青、岸龙,娘不能看着你们长大,但你们要记得,爹和娘是为了穷苦人翻身才革命的,你们要好好活着,做正直的人。” 可这份牵挂,终究没敌过她心中的信仰。她清楚,一旦登报脱离关系,不仅是背叛了丈夫,更是背叛了无数为革命牺牲的同志,背叛了自己多年追求的理想。 1930年11月14日,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杨开慧被押赴刑场。她穿着一身旧衣裳,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没有丝毫畏惧。刽子手拿着枪逼她跪下,她却倔强地站着,高声喊道:“革命一定会胜利!” 枪声响起,29岁的她倒在了血泊中,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信仰。 她不是天生的勇士,只是把信仰看得比生命还重;她不是不顾家的母亲,只是想让更多孩子能拥有完整的家。敌人不懂,对杨开慧来说,夫妻情、母子情固然珍贵,但革命的真理、民族的解放,才是值得用生命去守护的东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13

猜你喜欢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