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军前司令陈永康主持的一个台海兵推中称,解放军想要登陆台湾,达成武力统一,不似

不负赋墨尘 2025-11-09 17:12:06

台海军前司令陈永康主持的一个台海兵推中称,解放军想要登陆台湾,达成武力统一,不似外界想象中容易,其中一大关键,是几十年来,台湾海岸出现大量水泥消波块等设施,在军事防御上意外具备正面效果。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的西海岸就开始面临一个问题:海浪侵蚀不断加剧,沙滩面积不断缩小。这让当局非常头疼,毕竟这不仅关系到民生和生态,也关系到基础设施的稳定。   于是,政府决定大规模投放混凝土消波块,目的是为保护海岸免受海浪侵袭。这些消波块被放置在海岸线上,形状五花八门,有的像大块的石头,有的像不规则的四方体,堆积起来就像一个个的“乱石阵”。   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的西海岸逐渐变成了一片以水泥块为主的防护带。原本宽广的沙滩被消波块占据,沙滩越来越窄,原本用来发电的风力涡轮、渔业养殖场、交通公路也都挤上了这块土地。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些设施带来了不小的生活压力,鱼虾产量下降,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影响。   然而,对于台军来说,这些消波块的存在却在防御方面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2023年7月,台海军前司令陈永康主持了一场台海兵棋推演,在这场推演中,他模拟了解放军在2027年登陆台湾的场景。   兵推的重点之一就是台军如何防守西海岸,而消波块在其中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陈永康在推演中指出,解放军若要登陆台湾,海岸上的消波块等设施,可能会意外地增加登陆难度。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消波块被堆放得比较密集,形状不规则,这对于解放军的登陆艇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登陆艇如果要靠近滩头卸载部队,可能会被卡住,造成推进困难。   即使解放军在登陆时成功避开这些障碍,滩头区域的复杂地形也会增加他们的战斗负担。陈永康认为,虽然消波块无法完全阻止登陆,但至少能有效增加解放军的行动时间,为台军的岸防火力争取更多时间。   不过,陈永康的兵推观点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岛内不少网友和军事评论员认为,消波块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   台湾的防御问题,显然不止是这些消波块能够解决的。网友们指出,解放军可以通过导弹、无人机等手段摧毁这些混凝土设施,或者使用更先进的两栖作战装备,绕过这些障碍实施登陆。   实际上,解放军的现代化程度早已远超台军,尤其在海军和空军力量的建设上,解放军的优势愈发明显。解放军拥有超过700艘的舰艇,包括3艘航母,并且具备强大的海空联动作战能力。   如果解放军舰队逼近台湾海岸,台湾的防御能力无疑将面临巨大压力。而且,解放军还有着出色的两栖作战能力,能够通过空降、直升机、无人艇等多种方式绕过传统的滩头障碍。   更为重要的是,解放军的远程打击能力在不断增强。通过导弹攻击、无人机蜂群等手段,解放军能够迅速摧毁台湾海岸的防御设施,特别是那些消波块等设施,根本无法承受高强度的打击。   无论是通过导弹洗地,还是通过无人机对防御工事进行持续打击,台湾的防线在解放军的多种手段面前,显得相当脆弱。   尽管台湾投入大量资源增强防御能力,但和解放军的差距依然显而易见。解放军在海空联动、后勤保障、两栖作战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完备的体系。   相比之下,台湾虽然也在加强海岸防御,投资了大量的反舰导弹、无人机等不对称作战力量,但其防御体系依然存在很多漏洞。台湾海军的舰艇数量少,且主战舰艇多为老旧舰只,面对解放军的海空压制,台军显得力不从心。   而且,台湾的防御布局过于依赖固定的防御设施,尤其是滩头的消波块等障碍。   这些设施虽然能在短期内对登陆造成阻碍,但随着战斗的升级,解放军必定会采取灵活的战术手段,绕过这些防御,最终达到登陆的目的。尤其在现代战争中,强调的是机动性和灵活性,而非固守一处。   因此,台军如果继续依赖传统的防御思维,而不进行更加灵活和全面的战略部署,最终很难抵挡住解放军的多种手段。   虽然陈永康的兵推提出了一个关于消波块的防御观点,但它仅仅是对当前局势的一种分析,而非最终的军事结论。   在实际战争中,局势会因多种因素发生变化,台军的防御体系能否有效抵御解放军的进攻,依然需要更为全面和灵活的战略布局。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并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对抗。随着两岸实力对比的变化,台湾在军事上逐渐处于劣势,经济上的脆弱性也使得它更加依赖外部力量支持。   解放军的战略目标不仅仅是通过武力达成统一,更重要的是通过“灰色地带”手段,在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逐步逼迫台湾作出战略选择。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