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40亿美元债后又发行欧元债,中国单挑整个西方的时代来临了,中国以后还会密集发债。不仅因为好处多多,更是在加速瓦解“美元霸权”,提升我国币种国际影响力,因为中国有这实力! 前脚 11 月 5 日刚在香港搞定 40 亿美元主权债,认购金额飙到 1182 亿美元,是发行额的 30 倍,创下历史新高;后脚 11 月 7 日就官宣要去卢森堡发 40 亿欧元债,11 月 17 号那周正式落地。 这根本不是借钱,是拿着信用当筹码,给美元霸权的墙凿开了道大裂缝,更别提什么 “单挑西方”,咱是直接改写游戏规则,让世界多了个更靠谱的选择! 过去几十年,美国拿着美元当武器,想制裁谁就冻结资产,想割韭菜就加息缩表,连欧洲盟友都得看脸色。可他们忘了,霸权这东西最怕 “有得选”,我国这回的双币种发债,就是把 “选择题” 拍在了全球资本面前。 美元债那边,欧洲投资者抢了四分之一份额;欧元债还没发,卢森堡金融圈就炸开了锅,毕竟这可是非欧盟国家直插欧洲金融心脏的操作,以前想都不敢想。 选在卢森堡发欧元债,这步棋太妙了。这小国看着不起眼,却是全球第二大基金中心,还是欧洲的人民币离岸核心,相当于直接把信用样品摆到了欧洲资本的家门口。 更绝的是藏在条款里的 “钩子”:表面上投资者用欧元买债、到期拿欧元,可实际上是在培养习惯,等他们尝到甜头,下一步就能推 “欧元买、人民币还” 的模式,这不就是给人民币铺了条直达欧洲的快车道吗? 反观美国,还在靠加息硬撑美元地位,结果自己国债收益率飙到 4% 以上,我国 3 年期美元债利率才 3.646%,5 年期 3.787%,比美国还安全还划算,资本用脚投票都知道该选谁。 有人问这能瓦解美元霸权吗?答案藏在细节里。IMF 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已经到 2.88%,比 2016 年刚进 IMF 时翻了近 3 倍,80 多个国家央行都在囤人民币。 这可比喊 “人民币国际化” 口号管用多了,毕竟资本认的是真金白银的实惠,不是谁的霸权嗓门大。 这就是我国的底气:不是靠硬刚,是靠实力让西方资本没法忽视。要是我国经济不稳,能有 30 倍的认购?要是信用不行,欧洲能抢着要债?2023 年咱在伦敦发 60 亿人民币绿债,认购倍数 6.9 倍,连绿色投资机构都挤破头,这就是实力最直接的证明。 以后密集发债是肯定的,这根本不是临时起意,是布局 7 年的大棋。我们在织一张全球融资网。未来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海淘购物,人民币都能用得越来越顺,汇率波动小了,花的钱自然少了; 企业进口铁矿石、海鲜,能用人民币结算,成本降了,买东西也能更便宜。这才是真的 “金融自主即国防”,不是靠喊口号,是靠一笔笔债券、一次次兑付,把信用刻进全球资本的心里。 所以现在再看 “单挑西方” 的说法,格局就小了。我国根本不是要取代美元当新霸权,是要让世界不用再看美国脸色过日子! (每天更新,欢迎关注,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赞留条评~)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