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刚入列,全国网友开始抢夺004航母的命名权了,官方最权威的回应来了,海军发言人表示,不存在“航母命名库”,航母命名会考虑和省、市、区的申请意愿等。看来大部分省份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未来我们的航母数量会不会多到各省份雨露均沾? 先得把航母命名的规矩说明白,这可不是随便起名字的。海军早有《舰艇命名条例》,明确了航母得用省级行政区命名,还得报中央军委批准才行。 之前的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没一个是瞎选的。辽宁是首艘航母的诞生地,还是舰载机飞行员培训基地,山东有咱第一个航母基地,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每艘舰的名字都藏着战略考量和历史分量。 而且不光航母,两栖攻击舰也用省名,现在海南舰、广西舰、安徽舰这些加起来,已经有 8 艘省级命名的主力舰了,这说明省名命名的军舰确实在增多,但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加起来才 8 艘,咱全国可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呢,光从数量上看,差距就不小。 再说说航母建造的实际需求,这才是决定数量的关键。咱海军从 “近岸防御” 转向 “远海防卫”,确实需要更多航母,但航母不是越多越好,得看实际用处。 一艘航母一年里大半时间要维护、训练,真正能部署的时间也就半年左右。现在 3 艘航母,刚好能应对周边海域的需求,要是未来批量造 003 型,5 到 8 年内能加到 5-6 艘,这已经是很可观的速度了。 可即便到那时,算上现有的 3 艘,总共也就 8 艘左右的航母,跟 34 个省级行政区比,连零头都不够,怎么可能做到 “雨露均沾”? 美国作为航母大国,现在也才 11 艘核动力航母,人家全球部署都没做到每个州对应一艘,咱更不会为了凑数去造航母。 不过大家也别灰心,机会确实比以前多了。以前航母少,命名优先考虑沿海大省,辽宁、山东、福建都是靠海的战略要地。 但现在两栖攻击舰的命名已经打破了这个局限,内陆省份照样能拿到殊荣。就说四川舰,作为全球首艘带电磁弹射的两栖攻击舰,给了内陆的四川,这就是个明显的信号 —— 命名不只是看地理位置,更看省份在国家战略里的地位,也看申请意愿。 安徽、湖北这些内陆省份都能有自己命名的两栖攻击舰,未来要是航母数量继续增加,那些有重要历史意义、积极申请的内陆省份,完全有可能拿到航母命名权。 网友们抢命名权的热情特别可贵,这说明大家都把海军建设当成自家事。但咱得明白,航母命名既要照顾大家的感情,更要服从国防需要。 现在没有 “命名库”,意味着每个省份都有机会,只要积极申请,又符合战略需求,就有可能被选中。 未来 5-6 艘航母加上更多两栖攻击舰,省级命名的主力舰会越来越多,虽然没法让每个省份都有一艘航母,但会有更多省份的名字出现在海军的舰艇序列里,这才是最实在的进步。 说到底,航母数量不会多到各省 “雨露均沾”,因为国防建设讲究务实,不是搞 “平均主义”。但随着海军力量的壮大,会有越来越多省份能分享这份荣耀,可能是航母,也可能是两栖攻击舰。 看着一艘艘带着省名的军舰驶向深蓝,这不就是国家强大最直接的证明吗?比纠结是不是每个省都有航母,这份自豪感才更值得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