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人何苦为难苦命人?贵州,一位老人在山上挖了野菜拿到集市上卖,被旁边摆摊的女子给撕烂了,老人颤颤巍巍的捡起撕烂的菜,哭着走了。 老百姓没有高昂的退休金,力气活干不了,于是就想要进山挖点野菜来增加一点收入,老人把野菜拿到集市上来换钱。 谁看了这一幕不心疼啊!那位颤巍巍的老人,看背影怕是得七十多岁了,佝偻着腰,双手布满老茧和泥土的痕迹,指关节因为常年劳作肿得变形。这个年纪本该在家歇着,可他没有退休金,儿女可能也在外地打工,家里的柴米油盐、头疼脑热的开销,都得靠自己想办法。为了挖这点野菜,他说不定天不亮就摸着黑上山,踩着露水草鞋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生怕踩空摔倒;挖回来还要坐在小板凳上,借着屋檐下的光一点点分拣、清洗,把烂叶子摘干净,捆成一小把一小把,就盼着能卖个几块十几块,补贴家用。 那些被撕烂的野菜,哪里是什么不值钱的野草?是老人一上午的奔波,是他攥在手里的希望。女子撕下去的那一刻,撕的不是野菜,是老人的心血,是底层人谋生的体面。或许女子也有自己的难处,摆摊做生意不容易,可能被城管驱赶过,可能一天下来没赚到几个钱,心里憋着火。可再难再委屈,也不该把气撒在比自己更弱势的老人身上啊!大家都是为了糊口,都是在生活里苦苦挣扎的普通人,老人卖野菜碍不着谁,既没抢摊位,也没压低价,不过是想在角落里挣口饭吃。 底层人的日子,本就难如爬坡,最该互相体谅,而不是互相倾轧。那些说“老人占道经营”“影响生意”的辩解,根本站不住脚——集市上的角落缝隙,本就是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空间,老人一把野菜占不了多大地方,挣的也是辛苦钱,何至于要赶尽杀绝?更让人寒心的是,周围或许还有围观的人,却没人站出来拦一下,任由老人蹲在地上,用发抖的手捡起那些被撕得支离破碎的野菜,眼泪混着脸上的泥土往下淌,最后默默背起空篮子,一步一挪地消失在人群里。 老人的眼泪,流的是生活的无奈,也是人心的寒凉。他可能想不通,自己没偷没抢,踏踏实实挖菜卖钱,为什么会遭人这样对待。那些野菜,在他眼里是能换油盐的“宝贝”,是不麻烦儿女的“骨气”,可在别人眼里,却成了可以随意践踏的“累赘”。这世上最让人难受的,不是生活的贫穷,而是明明大家都在苦海里挣扎,有些人却非要把身边人的船凿沉。 我们总说“共情”,可共情从来不是一句口号,是看到老人佝偻的背影时,能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是知道别人谋生不易时,能多一份包容和退让。那位女子或许事后会后悔,或许只是一时冲动,但对老人造成的伤害,却很难抹平——那不仅是几块钱的损失,更是对一位老人尊严的践踏。 底层生活从来没有“容易”二字,你摆摊挣钱养家,他挖菜补贴生计,本可以井水不犯河水,甚至互相帮衬。苦命人何苦为难苦命人?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戾气;多一份包容,少一份算计,才能让底层人的日子,不至于那么难,那么寒。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