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专家索科洛夫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提出,如果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继续保持中立,俄

芸霄记史 2025-11-10 11:01:22

俄罗斯战略专家索科洛夫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提出,如果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继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方向”,言外之意似乎在暗示,中国还不太够意思?   外界一直关注中俄关系,尤其是在现阶段俄乌局势僵持不下的情况下,俄罗斯任何风吹草动都被放大解读,索科洛夫的话表面上看是在表达不满,但其实更像是一种带点焦虑的试探。   中俄之间的合作,不管怎么说,这些年两国贸易额一再创新高,2025年双边进出口总额已经到了2450亿美元的量级,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俄罗斯从中国获得了不少关键的工业物资和一些重要的机械设备,这些东西对他们顶住西方制裁、维持工业产能有不小帮助。   中国做得很清楚:坚持中立,不站队,也不选择把自己捆在某一方战车上,各种贸易来往始终以合规为前提,既得罪不了俄罗斯,也没给西方落下口实。   在这局面下,俄罗斯选择让专家出来发表这种言论,不外乎想传递出一些压力和信号,说到底,长期的冲突让俄罗斯经济负担沉重,他们迫切希望中国能更进一步,给予更多战略层面的协助。   从他们的角度看,中俄关系越紧密,自己能喘口气的空间就越大,只是中国这边始终不温不火,既不让普京尴尬,也不随便跳进泥坑。   中国之所以选择现在的姿态,说直接点,还是为了自身利益,国与国之间还是更注重利益,谁都清楚,如果随便被裹挟进冲突深水区,西方制裁立马会盯上来,这对国内经济稳定和全球布局都是隐患。   中国的立场很明确,主张和平解决问题,希望各方不要闹得更僵,外交上的每一步都走得稳,不轻易许诺,不被推到风口浪尖,这就是中国处事的一贯风格。   再说回索科洛夫这个人,他可不是毫无分量的“嘴炮”,这位出身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博士,在俄罗斯智库和外交圈里都有很强的代表性。   俄罗斯是真把中国当作可以依靠的大国伙伴,所以偶尔会通过这样半公开的方式传递希望,却不会直接撕破脸,这样一来,不伤大局,还能给内部一个交代,外部也能收到信号,对中国来说,遇到这种情况,反倒更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实索科洛夫的话,一半是期盼,一半是试探,俄罗斯很在意中国的态度,实话说,这更说明中国在全球格局里的分量越来越重。   中俄这种既合作又讲底线、不做全职队友的关系,未来估计是要长期维持下去,双方都很清楚自己的核心利益,把握分寸,谁也不轻易越界,这不仅是大国博弈的现实,也是中国稳健外交让人佩服的地方。

0 阅读:0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