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妹妹因未达法定婚龄,冒用姐姐身份与男友夏某登记结婚,还瞒着姐姐办了“离婚”。24年后,姐姐申请补领结婚证时,才发现自己名下多了一段与妹夫的“婚姻记录”,导致无法办理独生子女补贴。最终姐妹俩求助检察院,经调查核实,民政部门采纳检察建议,撤销了错误的婚姻登记信息。本文拆解冒用身份结婚的法律风险,聊聊这种“乌龙婚姻”为啥能撤销,给大家提个醒。 一、惊掉下巴!妹妹替姐领证,姐姐24年后才知"被重婚" 这事要从1990年说起,江苏如皋的妹妹当时才18岁,和男友夏某办了喜酒,没多久就怀孕了。可问题来了,18岁没到法定婚龄(当时女性法定婚龄20岁),领不了结婚证,也办不了生育证。 妹妹急中生智,居然想到了冒用姐姐的身份!她瞒着姐姐,拿着姐姐的相关材料,和夏某去民政局办了结婚登记。姐姐对此一无所知,直到2006年底换领二代身份证,才发现身份证被妹妹换领过,但也没多想婚姻登记的事。 后来姐姐结婚生子,日子过得顺顺当当。可妹妹冒用身份的“后遗症”,在24年后爆发了。2024年初,姐姐和丈夫想办独生子女补贴,可结婚证遗失了,就去民政局申请补领。结果系统一查,工作人员当场懵了:姐姐名下除了和现任丈夫的婚姻记录,还有和妹夫夏某的“结婚”“离婚”登记信息! 民政局没法确认姐姐真实的婚姻关系,直接拒绝了补领申请。这时候姐姐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年妹妹的操作,让自己莫名“被重婚”了!无奈之下,姐妹俩只能求助如皋市检察院。 二、法律拆解:冒用身份的婚姻能撤销吗?这些风险要警惕 1. 妹妹的行为:不仅违法,还坑惨姐姐 妹妹冒用姐姐身份结婚,首先违反了《婚姻登记条例》——办理结婚登记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冒用他人身份属于欺诈行为,该婚姻登记自始缺乏合法要件。 从法律角度看,妹妹的行为还可能涉及《民法典》里的“无权代理”,她没有姐姐的授权,擅自以姐姐名义办理婚姻登记,属于无效民事行为。更关键的是,这种操作直接导致姐姐“被重婚”,影响了姐姐的合法权益,比如这次办理独生子女补贴受阻,严重的还可能影响社保、房产等权益。 2. 姐姐的“离婚”登记:不算数!可依法撤销 当年姐姐发现“被结婚”后,为了摆脱困境,和妹夫夏某办了“离婚”登记,但这笔“离婚”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因为《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基于真实意思表示。姐姐办理离婚时,并不是真的想和夏某解除婚姻关系(毕竟两人本来就没夫妻关系),而是基于“被重婚”的错误认识,所以这份离婚登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应当依法撤销。 3. 妹妹与夏某的真实婚姻:补领后合法有效 虽然妹妹冒用身份办的登记被撤销,但她和夏某自1990年起就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两人的婚姻关系从妹妹达到法定婚龄时就开始计算。2008年两人申请结婚登记,本质上是补办手续,只要意思表示真实,补办后的婚姻登记就是合法有效的。 这里要划重点:未达法定婚龄冒用他人身份结婚,本身是违法的,但如果双方长期共同生活,达到婚龄后补办登记,婚姻关系会被法律认可,不过前提是没有其他婚姻障碍(比如重婚)。 三、网友炸了:这操作太荒唐,还好法律能纠错! 这事曝光后,网友们纷纷吐槽“太离谱”,评论区全是热议: - 网友@吃瓜不嫌事大:妹妹也太自私了!为了自己结婚,把姐姐坑惨了,24年的“重婚”记录,想想都头大,还好最后查清了。 - 网友@法律系学生:冒用身份登记真的风险巨大,不仅婚姻登记可能被撤销,还可能涉及行政违法,严重的甚至要担民事赔偿责任,千万别干这种傻事。 - 网友@过来人:当年可能觉得是“权宜之计”,没想到留下这么大隐患。提醒大家,婚姻登记必须凭真实身份,别抱侥幸心理,不然迟早要吃亏。 - 网友@宝妈:独生子女补贴、房产继承这些事,都和婚姻状况挂钩,一个错误登记就卡壳,还好检察院给力,帮姐妹俩解决了难题。 四、结论:婚姻不是儿戏,身份不能冒用!你怎么看? 妹妹为了结婚冒用姐姐身份,看似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却给姐姐埋下了24年的隐患,还违反了法律规定。这事也给大家提了个醒:婚姻登记是严肃的法律行为,必须提供真实身份信息,遵守法定婚龄等规定,千万别抱有“走捷径”的想法。 如果遇到类似“被结婚”“被重婚”的情况,也别慌:首先要收集相关证据(比如户籍证明、证人证言、登记档案里的虚假材料等),然后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撤销错误登记,若民政部门不予处理,可向检察院申请监督,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妹妹当年的行为该被追责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身份信息冒用风险?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