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记者问穆沙拉夫:你和中国的关系那么好,在你落难时,有没有想过寻求中国的帮助?穆沙拉夫:我不想中国兄弟为难,不想因为我,而破坏两国人民的情谊。 说起佩尔韦兹·穆沙拉夫这个人,在巴基斯坦历史上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角色。1999年10月12日,穆沙拉夫去斯里兰卡访问,谢里夫趁机宣布免职他,还封锁机场不让他的飞机降落。结果军方直接反水,部队控制了关键机构,穆沙拉夫的飞机燃料快见底时强行在卡拉奇着陆,政变就这么成了。谢里夫被捕,判了终身监禁,后来特赦流亡沙特。这场政变是巴基斯坦历史上典型的军人干政,穆沙拉夫自封首席执行官,宣布紧急状态,暂停宪法,解散议会。最高法院后来勉强认可了,但条件是三年内恢复民主。他组建国家安全委员会,军政混合决策,实际军方说了算。2001年,他正式当总统,还保留军职,直到2004年才辞去军衔。 穆沙拉夫掌权后,巴基斯坦经济确实有起色。1999年GDP才600亿美元左右,到2007年翻到1700亿,他推动私有化,吸引外资进纺织和农业,打击腐败抓了不少贪官。但反恐是他的大麻烦。911后,美国施压,他转而支持美军打阿富汗,放弃了对塔利班的旧支持。这让国内极端势力反弹,巴基斯坦成了恐怖袭击重灾区,他自己也遭多次暗杀。2007年,他强行罢免首席大法官伊夫蒂卡尔·乔杜里,引发律师大规模抗议,全国乱成一锅粥。11月,他又宣布紧急状态,逮捕法官和反对派,媒体被管得死死的。这下子彻底失民心,2008年议会选举,他的党大败,联手谢里夫和布托遗孀扎尔达里的反对派联手弹劾他。8月18日,穆沙拉夫辞职,避免被赶下台。 在外交上,穆沙拉夫特别注重和中国拉关系,这点在中巴友谊里算得上实打实的贡献。两国本来就铁,但在他任上推进了不少项目。第一,瓜德尔港。2002年,他访问北京,签下协议,中国出资和技术援助建这个深水港。港口在俾路支省阿拉伯海口,战略位置牛,能让中国石油进口绕开霍尔木兹海峡,避开美控区。施工克服了沙漠风沙和地雷问题,2007年正式启用,虽然后来安全问题拖了后腿,但对中国能源安全是真帮忙。第二,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到伊斯兰堡,他亲自带队到空军基地接火炬,高规格护送,现场民众挥旗支持。这时候西方闹西藏问题,干扰传递,他公开表态支持中国主权,算是一种外交站队。第三,汶川地震那年5月,中国震后损失惨重,穆沙拉夫下令全国支援,空军运去两万多顶军用帐篷,还拆他专机座椅多拉物资。巴基斯坦医疗队和救援队冲一线,帮着救人建临时诊所,坚持简单吃住不添乱。这些事让中巴感情更深,他常说中国是“全天候朋友”。 穆沙拉夫和中国关系这么铁,记者自然好奇他落难时为什么不求助。2016年,他从巴基斯坦飞迪拜治病,流亡生活就开始了。那年3月,最高法院解禁他出境,他一走就没回。之前2013年他试着回国组党参选,结果机场就被捕,控叛国、谋杀贝娜齐尔·布托和阿克巴·布格蒂等多项罪名。法庭上他被禁从政,软禁在农场。2017年缺席判叛国死刑,2019年又判谋杀死刑。2020年拉合尔高院推翻死刑,但健康每况愈下,淀粉样变性并发症缠身。记者采访他时,直问既然和中国这么好,为什么不找北京帮忙,要么重掌权力要么在那养老。他回话说,中国从来不干涉别国内政,他信这个原则,不想让朋友为难。更何况新政府对华关系还稳,他不愿个人事搅和两国大局。这话听着有担当,但也反映出他知道求助没戏,中国外交底线在那摆着。 穆沙拉夫的流亡日子在迪拜别墅度过,偶尔视频评论时事。2022年法院批他永久居留,但身体扛不住了。2023年2月5日,他在迪拜美国医院因多器官衰竭去世,79岁。遗体运回卡拉奇下葬,军方和政界发了唁电,但民间反应两极。支持者说他经济搞活、反恐有功,反对者骂他独裁、毁宪。说实话,他时代巴基斯坦表面风光,GDP翻番,媒体一度自由化,妇女权益有进步,但军人干政的传统加深了,司法独立被踩在脚下,极端势力借机抬头。卡吉尔那仗,国际上说他冒险主义,差点核战;911后亲美,国内却酿成内乱,巴控克什米尔和俾路支动荡至今没停。 从大格局看,穆沙拉夫夹在印巴恩怨、美中博弈里,选边站队总有代价。他和中国合作的项目,像瓜德尔港,现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价值更大。但他个人结局凄凉,审判缠身,晚年靠律师打官司。巴基斯坦政坛就这样,军方影响力大,文官总被边缘化。穆沙拉夫一走,提醒大家,权力游戏里谁都别想干净脱身。回想那记者问,他不求中国帮,表面爷们,骨子里也知道,国际关系不是私人情谊,破坏不起。两国人民情谊还在靠项目和互助维系,这比个人恩怨重要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