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花44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花165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正在为拆除华为网络设备而付出巨大代价,以前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多钱,好不容易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结果被老美逼迫拆除,就在刚刚,有外媒报道,如今为了替换运营商网络中的华为设备,德国将花165亿元购买诺基亚高通或爱立信的通信设备,这笔钱由德国纳税人提供。 要说这事儿的根子,还得往美国身上找。早几年前,美国就盯着华为眼馋又忌惮,自家科技企业拼不过,就想出个“安全牌”——打着“潜在间谍风险”的旗号,先禁了本土运营商用华为设备。 可光堵自己家门还不够,美国拿着大棒挨个敲盟友的门,谁不跟着排挤华为,就扣上“不跟美国一条心”的帽子,暗地里还藏着贸易制裁的威胁,摆明了就是强买强卖。 英国算是最早被美国按住头的盟友。2020年那会儿,英国政府磨磨蹭蹭了大半年,终于松口彻底把华为排除在5G建设门外。这决定哪儿是出于什么“安全考虑”,明眼人都看得出是美国威逼利诱的结果——一边许着贸易优惠的小恩小惠,一边拿着情报合作相要挟。可这面子是给美国了,英国自己得掏真金白银买单。 当时英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BT集团就愁坏了,他们的核心网络里华为设备占了近三成,光是剥离这些设备、替换成爱立信的产品,初期投入就砸了4亿多英镑,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44亿。 这笔钱名义上是运营商出,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不是通过话费涨价、服务收费转嫁给了英国老百姓。有内部人士透漏,拆设备的时候更闹心,好多刚装了没两年的新设备就得报废,工程师连轴转了大半年,5G建设进度硬生生拖慢了一年多,原本承诺的偏远地区覆盖更是遥遥无期。 英国这边刚把账单算清楚,德国那边的麻烦事更闹心。德国的处境比英国憋屈十倍——华为设备在德国电信的网络里占了快六成,不管是城市核心区的基站还是偏远乡村的信号塔,到处都有华为的影子。 运营商们早就用顺手了,华为设备不光性价比高,维护响应速度还快,德国电信之前多次公开说“华为是最可靠的供应商”。可美国的压力没断过,2024年下半年更是变本加厉,美国驻德大使直接放话“不排除华为就是对跨大西洋安全的背叛”。 架不住这施压,德国政府只能捏着鼻子认栽。彭博社10月底的报道扒得明明白白,德国政府正琢磨掏出20亿欧元,差不多165亿人民币,给电信公司发补贴换设备。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明摆着要从纳税人兜里掏——要知道德国一年的公立学校修缮预算也就120亿欧元,这一下就砸出去近六分之一。 德国电信、沃达丰这些运营商更是一肚子苦水,他们算了笔账,就算有政府补贴,替换成本还是比原来高30%,而且爱立信、诺基亚的设备兼容性还差,光是调试衔接就得花大半年,到时候肯定得断网好几次。 更讽刺的是美国的双重标准。美国自己喊着“安全至上”,可查来查去,美国农村地区的不少小运营商还在偷偷用华为的低成本设备,因为换成其他牌子根本赚不到钱。 而且美国所谓的“安全证据”从来都是藏着掖着,连自家国会问起来,都只能支支吾吾说“基于潜在风险判断”。说白了,就是见不得华为在5G领域抢了美国企业的风头,才用政治手段硬踩。 这钱花得有多冤枉?英国的44亿,要是投进国民医疗体系,能多建20个社区医院;德国的165亿,能把全国的老旧电网改造三分之一。可现在呢?这些钱全砸在了拆设备、换设备的折腾上,拆的是性价比高的好设备,换的是更贵、更难用的替代品。 最让人无语的是,美国自己啥损失没有,还能坐收渔利。爱立信、诺基亚这些美国默许的“替代供应商”,趁机抬高价格,光德国这单生意就能多赚40%的利润,而这些企业背后都有美国资本的影子。 这哪是维护安全,分明是借着“盟友”的名头搞垄断生意,把英德当成了收割的韭菜。 其实大家心里都门儿清,要是华为设备真有安全问题,不用美国逼,英德自己早就换了。可现在倒好,为了跟美国站一队,硬生生把真金白银往水里扔,把好好的基建拆了重建。 纳税人的钱没花在改善民生、升级服务上,反倒填了美国科技霸权的窟窿。这种损己利人的事儿,亏得还有国家愿意跟着干,说到底,还是被美国的霸权大棒给打怕了。可打怕了换不来尊重,只会让美国更变本加厉地薅羊毛,这账,不知道英德什么时候才能算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