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文在家乡韶关深夜联手众人救助车祸伤者并婉拒称赞,称“换谁都会这样做”。 上个月30日凌晨,韶关沙洲尾的路口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市民石先生骑车摔倒后昏迷,电动车还压在他腿上。 恰巧张颂文和发小聚餐结束,开车经过。他从后视镜里瞥见不对劲,立刻让朋友掉头回去。 两人跑回现场时,已经有四五个年轻人在旁边。他们打了报警电话,但不敢上前——地上有一滩血,伤者俯卧着,情况不明。 “你们是不是出交通意外了?”张颂文先确认了这群年轻人也是热心路人,然后蹲下来查看伤者。 “你别碰他。”有人提醒。现在确实有人担心被讹。 张颂文回答:“不用怕,有什么可怕的,人家现在正需要帮助。” 他轻声呼唤伤者,石先生有了回应。张颂文让他活动手脚,确认没有骨折后,和众人一起抬开了压在他腿上的电动车。 石先生后来回忆,当时满脑子想着家里三个孩子,老三刚满月,特别想赶紧回家。但张颂文坚持劝他:“一定要等救护车来做检查。” 等待过程中,石先生的玛瑙手串散落一地。张颂文和发小蹲在地上,一颗颗捡起来,包好放进他的外套口袋。 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在那种慌乱时刻,还有人注意到这些小东西,还细心收好。 救护车和警车很快到了。虽然戴着口罩帽子,医护人员和交警还是认出了他。跟车医生段伟检查包扎后,张颂文询问了后续处理。确认一切安排妥当,他就悄悄离开了。 事后石先生做了面锦旗,上面写着“生死瞬间施援手 大爱无疆铸仁心”。他说不管是谁帮了他,都要感恩,想让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张颂文却说这事太小,换谁都会这样做。 这件事能引起这么多关注,大概是因为它展现了最朴素的善意——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本能地伸出援手。没有犹豫计较,只有将心比心。 在如今很多人不敢扶、不敢帮的顾虑下,这种单纯的善意更显珍贵。它让我们相信,善良其实是一种本能,不需要太多权衡。 石先生坚持要送锦旗,张颂文觉得不值一提——这两种态度都让人感动。一个懂得感恩,一个觉得理所应当。这种良性互动,正是社会最需要的温暖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