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北越女兵被美军俘虏后,先是被蒙上双眼,然后这名美军士兵用力一甩,就把这名被俘

地缘历史 2025-11-11 17:46:45

一名北越女兵被美军俘虏后,先是被蒙上双眼,然后这名美军士兵用力一甩,就把这名被俘的女兵放在肩膀上,就像扛麻袋一样,扛着这名女兵往美军驻地走去。   故事得从越南战争说起。这场从1955年打到1975年的战争,把整个越南拖入了泥潭。   特别是1965年美国以“北部湾事件”为由直接下场后,战争的残酷性急剧升级。   北越的青壮年男性在战场上大量牺牲,死亡率一度高达18%。兵员眼看就要打光了,怎么办?   北越没办法,只能实行“全民皆兵”的政策。于是,大量的女性被迫走上了战场。   她们中有普通的农家女,有城市里的女工,甚至还有些知识分子。   最小的,才刚刚16岁。   整个战争期间,差不多有50万越南女性以各种形式参战,占到了北越总兵力的近三成。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女兵嘛,大概就是在后方搞搞后勤、当当医疗兵。   其实没那么简单。   她们的角色五花八门,有的是一线战斗人员,有的是深入敌后的侦察员,还有的在著名的“胡志明小道”上当运输队员。   要知道,那条运输线的伤亡率超过了50%,说是九死一生都不过分。   可问题是,为什么一个女兵会落到被美军像“扛麻袋”一样对待的地步?   这就得说到她们的作战方式了。在丛林里,这些女兵简直就是美军的噩梦。   她们太擅长伪装和游击了。一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村妇,可能竹筐里藏着武器;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可能肚子里绑的是炸弹。   她们会利用女性的身份优势,假装求救,等美军一靠近,就拉响身上的手榴弹。   这种打法,让美军彻底搞不懂了。一个参加过越战的美军士兵后来回忆说:“她们比男兵更难对付,因为无法分辨平民与战士。”   这种分不清敌我的恐惧,很快就转变成了极端的仇恨。   在美军眼里,这些女兵“不守战争规则”,所以一旦被俘,等待她们的往往是超乎想象的报复。   把女兵蒙上眼,像货物一样扛走,这种处理方式,既为了防止她们在熟悉的丛林地形中逃跑,也旨在剥夺其人格尊严。   说白了,就是从精神上先把这个人摧毁掉。   但这仅仅是开始。被带回驻地后,真正的折磨才降临。   常规的殴打、断水断粮都是家常便饭。为了获取情报,美军和南越军队发明了各种酷刑。   比如把人拖进水塘里反复折磨,还有一种叫“笑刑”的,用山羊去舔俘虏的脚底,让其因持续大笑导致缺氧崩溃。   要命的是,美军还动用了一些闻所未闻的手段。1965年,一名叫做阮林清的22岁女侦察兵被俘。   为了让她开口,美军广泛使用一种叫“空孕催乳剂”的药物。   这是一种给牲畜用的激素混合药物,注射到人体后会引起剧烈的生理反应和精神错乱。   阮林清在被注射后,最终精神崩溃,供出了情报,事后她无法承受内心的折磨,撞墙自尽。   这绝不是个例。据统计,仅在1968年的春节攻势期间,就有超过3000名北越女兵遭受了这种药物的折磨。   很多女兵在被俘后,还沦为了美军发泄兽欲的工具,最终被秘密处决,连尸骨都找不到。   1968年震惊世界的美莱村大屠杀中,美军就曾系统性地屠杀平民,并对大量女性施以暴行。   面对如此酷刑,这些女兵没有选择吗?有的。她们选择了抗争,一种极为刚烈的抗争。   很多女兵在意识到自己可能被俘时,会毫不犹豫地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选择同归于尽。   在广治战役中,有的女兵被俘后直接咬舌自尽,宁死不屈。那位被注射药物的阮林清,在精神崩溃前也曾选择了沉默对抗。   是什么支撑着她们?一位幸存下来的老兵马大姐说,是“对家园与信仰的坚守”。   她们的英勇也体现在战场上。   1972年的广治战役,一支女兵防空部队硬是击落了多架美军飞机,打出了威风。   1975年,越南战争终于结束了。   人们欢庆胜利,但对于那些幸存下来的女兵来说,战争胜利了,但她们的战争,还远没有结束。   首先是身体上的创伤。   美军在战争中喷洒了约7600万升含有剧毒二噁英的“橙剂”,这导致许多女兵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无法生育,或者生下的孩子是畸形的。   据统计,橙剂污染导致了越南约50万新生儿畸形。   比身体创伤更难愈合的,是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困境。超过72%的幸存女兵患上了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而在当时的越南社会,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由于男性大量死亡,战后男女比例一度达到惊人的1:7。   按理说,这些女英雄应该不愁嫁。   可现实恰恰相反,很多人认为她们在战场上待久了,“不像女人”,身上有杀气,加上身体的伤病,导致超过10万名参战女兵,战后无人敢娶。   她们从国家的英雄,一夜之间变成了社会的边缘人。   政府甚至尝试推行“一夫多妻制”来解决问题,但这反而加剧了她们的痛苦和尴尬。   许多像阮林清那样的英雄,名字被遗忘,幸存者们也大多隐姓埋名,在孤独和痛苦中度过余生。

0 阅读:4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