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美国可以不让中国进国际空间站,不让荷兰卖光刻机给中国,可以不让伊朗卖石油给中国,可以不让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可以……但是不允许中国稀土不卖给美国!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美财长称中方没有实际实施过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中方回应) 这些年美国对中国的“卡脖子”操作可不少——不让中国碰国际空间站,拦着荷兰给中国卖光刻机,搅和中伊石油生意,连中国电动车进美国市场都要设门槛。 可当中国拿起稀土这张“王牌”,想通过规范出口护好自己的利益时,美国立马变了脸,一边制裁大棒还没放下,一边又急吼吼要求中国不能断了稀土供应。 稀土是现代科技和军工的“命根子”,而在全球稀土产业链里,中国的地位没人能替。中国既有资源底子,又在开采加工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可美国一直“偏科”,只想着挖稀土,却没在深加工上深耕,再加上环保和技术卡壳,短期内根本离不开中国的稀土。 5 月到11月,中美围绕稀土出口的较量不断,这背后可不只是贸易的事情,更是双方在资源安全、产业升级和全球话语权上的较劲。 中国规范稀土出口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就盘算好的:稀土开采本就对环境有所伤害,挖1 吨稀土得扒掉200吨表土,还会留下1000吨废料,中国曾为修复生态,砸了上百亿,去年年还关了百余家不达标小矿。 且中国也想借着限制初级稀土出口,逼着国内产业往高附加值的深加工走,争取在稀土定价上更有话语权。2021 年,咱们就出台了《稀土管理条例》,2025 年收紧管制不过是接着往下干。 可美国把稀土当成了保住军工和高端制造优势的“救命草”,自家稀土分离厂扩产计划因为废水处理和环保审批卡到2027年,只能靠中国供货,又不肯停了打压中国的念头,矛盾一激化,博弈就来了。 5 月日内瓦的中美关税谈判上,美国想把“稀土解禁”塞进协议,中国直接拒绝;10 月,中国商务部加码,要求出口稀土得拿许可,哪怕产品里只含0.1%中国稀土,也得审批,这下戳中了美国的痛处。 新规一发布,特朗普就跳出来,威胁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100%关税。不过,才过 5 天,美财长贝森特又软下来,说只要中国推迟新规,就延长关税休战期。 中国商务部并没有因为美国的反复而慌乱,解释新规不是不让卖,合规申请就能过,还指责美国故意制造恐慌。 这期间,中国海关还在广州、上海口岸查稀土走私,既规范了出口,也让美国明白中国护资源的决心。 这场博弈不只是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还牵扯着全球供应链的每一环,到了11月初,这场闹得全球都关注的博弈有了结果:白宫称中美谈成了新贸易协议,中国暂停新增稀土管制还发通用许可证,美国则取消加税计划,把现有关税暂停期延长一年。 看似双方各让一步,其实是实力说了算。对美国来说,稀土断供可不是小事,就算想找其他供货方,重建产业链得花好几年、几千亿美元,短期内根本办不到。 而中国借着这场博弈,更稳了稀土定价的话语权,让稀土成了国际谈判的“硬牌”,国内稀土企业也因为价格上涨赚了不少,打击走私还让市场更公平。 这场稀土博弈的影响早超出了中美两国,欧盟、日本这些依赖稀土的地方,一边忙着找中国以外的供货源,一边研究怎么回收稀土,想少依赖中国一点。可现实是中国在稀土加工上的技术和规模,短期内没人能比。 更关键的是这事也让全世界看清了美国的双标:自己利益受损,就把“市场自由”“公平贸易” 抛到一边,耍横施压;中国正常管自己的资源,却被无端指责。这种双标不仅让中美之间少了信任,还搅乱了全球产业链。 说到底,中美稀土博弈不只是贸易争端,而是新兴国家要护住自己的发展权,老牌霸权国家想保住地位的碰撞。 中国规范稀土出口,既护了环境和资源,也没丢和平发展、公平谈判的立场;可美国的反应,暴露了它不愿接受多极化,还想靠强权撑霸权的焦虑。 这场博弈暂时停了,但中美之间的较量还没完。稀土这张牌藏着中国的产业底气,更带着打破霸权、维护公平的决心——以后全球竞争,只有尊重各国发展权利、守着公平正义,才能真正互利共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