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行存款取不出来?28年前在大银行存的钱,如今却没法取现。老百姓听到这样的事情,会安心吗?上海市民顾女士,就有着如此遭遇。根据“新闻坊”,她手持中国建设银行1997年开出的两张定期存单,每张金额3000元,在今年6月前往建行黄浦支行取款,却被告知因存单年代久远,需后台核对。按常理,老百姓拿着存单取钱,如果银行无法证明存单是假的,就应当场兑付。内部问题内部消化,而不该让储户无限期等待。不过,顾女士还是等了。但她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三个月。银行始终以“系统找不到底根”为由拖延。顾女士多次催促后,银行才解释,她姓名中的“珮”字,在当年系统中不存在,存单上用了“佩”字并手动修改,可能在此后的系统升级和数据迁移中,记录丢失。银行承认,这是自身系统问题,并成立了多部门工作小组处理,但表示,要找出具体原因才能走“营业外支出”流程兑付。顾女士质疑,她同期其他存单,包括1997年和2004年的,虽遇同样姓名问题,却均成功取款,一万元存单甚至拿到了8000元利息。而且在其他银行的存单,也拿到了钱。为何独独这两张存单卡壳?律师指出,根据商业银行法,银行应见票即付,其自身原因导致底单缺失不能成为拒付理由。个人感觉,技术漏洞是个大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将内部排查成本,全然转嫁给客户,以“走流程”为由,让储户为系统疏漏买单,这是责任心的缺席。如果存入银行几十年的钱,都可能因“系统升级”而消失,公众对金融系统的信任基石将被动摇。毕竟,金融服务的本质,是守护好百姓的每一分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