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支付宝的阿里法拍页突然蹦出一套公寓:3.8万起!我揉揉眼,确认没多打一个零。同小区同户型,原房东2018年豪掷60万,如今却沦为“法拍房”,像被按了快进键的人生,让人唏嘘。 我迅速打开计算器:月租1300元,30个月就能回血3.9万,理论上两年半回本,比买理财香多了。可翻到报名栏,孤零零的“0”像冷冷的警告:馅饼背后,也许是陷阱。 法拍房的水有多深?隐藏物业费、难缠的占用人、迟迟办不下的产权证……任何一条都能让“便宜”变“烫手”。 但转念一想,风险与收益本就是双生花,若尽调干净,真能以租金养房,让工资不再被房贷绑架,何尝不是一次“逆向人生”的机会? 问题来了:如果明天截止仍无人报名,我到底是孤勇者,还是新韭菜?屏幕前的你,会举牌吗?留言区告诉我,你的心理底价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