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在《每日新闻》上发表的言论,惊呆了日本舆论。石破茂表示:“

兰亭说事 2025-11-13 17:33:45

近日,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在《每日新闻》上发表的言论,惊呆了日本舆论。石破茂表示:“明治维新最大的动力,不是日本人的勤奋,而是从清朝掠来的2.3亿两白银。”这番言论在日本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石破茂这番话之所以能在日本掀起轩然大波,核心在于他戳破了日本长期以来包装的“明治维新神话”——把对外掠夺的赃款说成了民族崛起的基石,直白得让不少抱着“勤奋发家”执念的日本人下不来台。 这2.3亿两白银可不是小数目,源自《马关条约》的2亿两军费赔偿、3000万两赎辽费和150万两威海驻军费,日本还通过抬高白银成色、玩汇率差价的手段,实际榨取了近2.6亿两,折算成当时的日元高达3.9亿,是日本年度财政收入的4.87倍。 毕竟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说是一穷二白都不为过,幕藩体制下各地大名割据,农民被绑在土地上,租子交完连糊口都难,全国一年财政收入才八千万日元,别说搞工业、建军队,就连修几条像样的铁路都凑不齐钱,所谓的“维新蓝图”早就在缺钱的困境里卡了几十年。 这笔赃款一到账,日本立刻改头换面。他们专门出台《赔款特别会计法》,把85%的钱都砸进了军事,陆军从6个师团直接扩编到12个,海军拿到近1.7亿日元添置军舰,总吨位从5万吨飙升到25万吨,后来打赢日俄战争的资本,62.6%都来自这笔赔款。 工业上更是靠着这笔钱才真正起步,二战前日本最大的八幡制铁所,创办资金就来自赔款,后来日军的战舰、坦克用的钢材,大多出自这里,而这家工厂的原料,还是后来从中国抚顺、大冶掠来的煤炭和铁矿,等于用中国的钱建工厂,再用中国的资源造武器反过来侵略中国。 就连日本一直吹的“教育强国”,实际用在教育上的赔款也只有1000万日元,仅占总额的2.8%,还不如给天皇的“分红”多,天皇光个人就拿了2000万日元的御料。 可就是这九牛一毛的投入,再加上后来工业发展的辐射效应,日本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893年的58.7%涨到1912年的98.2%,这波“教育奇迹”说到底还是靠掠夺来的资金打底。 关键是这笔赔款帮日本解决了致命的经济难题——金本位改革。之前日本早就想跟风欧美搞金本位,可算下来需要2亿日元黄金储备,根本拿不出来,赔款一到账,这个困扰多年的难题直接迎刃而解。 1897年日本确立金本位制,物价稳定了,对外贸易顺风顺水,1890到1900年工商业年均增速高达14.3%,一下子从农业国跨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门槛。 反观日本一直宣传的“勤奋发家”,纯属偷换概念,要是真靠勤勉就能崛起,幕藩时代的日本农民难道不够辛苦?那些小商人难道不够努力?可没有这笔掠夺来的巨额资金,他们再勤奋也只能在贫困里打转。 石破茂作为前首相,敢说出这个连日本政坛都默契回避的真相,才显得格外有分量,他等于告诉所有抱着“崛起神话”不放的日本人,你们引以为傲的近代化起点,不过是沾着血的掠夺赃款,这种直白的戳穿,自然让那些沉浸在“民族优越感”里的人下不来台。 而这种迟到的反思,虽然改变不了历史,但至少撕开了日本长期以来对侵略历史的粉饰,比一直揣着明白装糊涂强得多。

0 阅读:109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