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兵麦克琼斯说:“在朝鲜战场上当中国志愿军士兵拔出刺刀,冲出来肉搏战的时候,

源源谈国际趣事 2025-11-14 11:43:48

美国老兵麦克琼斯说:“在朝鲜战场上当中国志愿军士兵拔出刺刀,冲出来肉搏战的时候,他们不是想打赢你而是要和你同归于尽”。 朝鲜战场的夜色刚刚拉开,志愿军士兵拔出刺刀冲出壕沟,像一股潮水一样扑向美军阵地。他说,当这些中国士兵近身肉搏时,你能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到一种决绝,仿佛他们冲出来就是准备和你同归于尽。 这句话在美国退伍军人圈子中流传多年,让不少老兵回忆起来都直冒冷汗。到底是什么让这些人敢于用身体去对抗钢铁?朝鲜战场上的“白刃战”,背后隐含着怎样的生死逻辑? 五十年代初,朝鲜半岛烽火连天,美军装备精良,子弹充足,战机盘旋,坦克隆隆。志愿军初上战场,手里却攥着各式各样的步枪,甚至还有不少人只能分到几十发子弹。有人会问,子弹都不够用,还怎么打仗? 耗尽子弹就拼刺刀,枪口上绑着刺刀,腰里别着工兵铲,背后系着手榴弹,只要还站着,敌人就别想轻易过去。 麦克琼斯亲眼见过,一个志愿军小个子士兵,身上中弹还照样扑过来,用刺刀顶住美军士兵的胸口,双方几乎贴着脸倒在一起。美军训练再好,遇到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也只能“懵了”,技巧变成了摆设。 志愿军子弹不够用,火力跟不上,白刃战成了最后的杀手锏。美军原本习惯远距离火力压制,等到志愿军贴脸肉搏,枪炮反倒成了累赘。麦克琼斯说,美军士兵心理防线其实比身体防线更容易被突破。中国士兵冲锋时的气势和决心,往往让对手在心理上先退了一步。 松骨峰阻击战,志愿军38军335团3连,打到子弹全都用光,剩下的人靠刺刀、工兵铲顶住美军的进攻。最惨烈的时候,战士们身上绑着手榴弹,和美军士兵一起滚下悬崖。全连最后活下来的只有10个人,却愣是没让美军冲过去。 类似的场面,在上甘岭同样出现。19岁的龙世昌,腿被炸断还拖着身体顶住爆破筒,最后和地堡一起同归于尽。这样的战斗已经超出常人的想象,几乎是意志力和生死决心的极限。 美军训练体系非常正规,很多士兵都学过近身格斗,技术层面不吃亏。可面对志愿军这种“无章之章”的打法,所有的武术套路反而成了累赘。 麦克琼斯坦言,过去的经验全都失灵了,对手根本不讲规则,招招致命,哪怕自己反应再快也防不住这种以命换命的打法。 美军士兵打仗为了荣誉和履行军人职责,志愿军则是“保家卫国”四个字刻心里。党史资料显示,当年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深入到每个人骨子里。真正相信自己是在为家国生死拼搏。 他从很多中国士兵的眼神里看到一种“必须赢”的执念,哪怕付出生命也要把敌人挡在阵地之外。 “他们不是想打赢你,而是要和你同归于尽”,其实是对志愿军精神的深刻敬畏。美军士兵在朝鲜战场上第一次感受到,战争不仅仅是武器和技术的较量,更是信念和意志的对冲。 每一次夜战,每一次冲锋,都是一场心理上的拉锯。志愿军用自己的方式堵住了强敌,也用肉身和精神扭转了本该一边倒的战局。 朝鲜战场上的白刃战,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士兵的极限意志,让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了脚跟。志愿军的“同归于尽”精神,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韧性和责任感。正是这种精神,把一场原本注定失败的战争,打成了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转折点。 志愿军拼刺刀的背后,是装备劣势下的绝地反击。白刃战是面对强敌时的无奈选择。每一位志愿军士兵都明白,只要自己还在阵地上,敌人就进不来一个人。 参考资料; 人民周刊:上甘岭上聚英气 坑道战中立国威

0 阅读:117

评论列表

首艺美业

首艺美业

4
2025-11-14 12:02

[赞][赞][赞]

猜你喜欢

源源谈国际趣事

源源谈国际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