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问道 这两天在网上相继刷到了两位在各自领域都算得上出彩的学者对于儒

精致的信仰者 2025-11-14 17:45:57

儒家问道 这两天在网上相继刷到了两位在各自领域都算得上出彩的学者对于儒家孔子的评论,所发表的内容应该有些年限了,不过我是刚读到,时间长并不影响所展示出的学术功力!两个人都可以摘出一段话给我们品评他们的视角价值取舍。从有限的信息里看到的易中天对儒家有过不止一次论断,我虽然没法给他标注清晰的时间段分出个前后,但从他阐述的观点跟口径看得出有些内容是在给前面的论点做找补,而后面这位丹青界的骄子所发表的这席话虽说是指向孔子的,但实则就是对着儒家去的! 在这里我摘录一段易中天对于儒家的定义,易中天说:儒家没有胸怀容纳批判,因此和真理无缘。没有逻辑,因此和哲学无缘。没有实证,因此和科学无缘。没有胆量超越权势,所以和正义无缘。既然你用的都是这么专业的词汇,那么我们就用同样的专业做一个解释。首先一点,儒家有一个超然定义可以标注为儒道,在此名称底下所引申出的字义形思体有它自身的逻辑闭环,你想批判评述这样一份道理,不应该在外围做所谓的反复敲打,而是应该从架构内部找出它自身的逻辑缺陷。上面这段话里面的几项名词评注都太过零碎,没有任何思想学术价值增置,真理、哲学、科学、正义,这种拼凑体的阵都近不了儒家的身。真理从无恒定,未必一定与批判为伴。哲学无所不包,逻辑也只不过是局部演绎。科学讲求内围,实证也只是其中之一。正义之宏大无需超越权势,相较于正义之象,权势只是一隅。我记得在他的话中,有一篇大笼统,认为诸子百家都是中华文明,独尊儒术便是错误,这种套话自然很难反驳,但这几句话与他上面这篇论述具有本义的相驳。我把底下这几句话重新给他做一个定义便是对上面的那篇拼凑文最好的对比意证!诸子百家从来不是分立,而是道的不同彼岸,由此映出的不同的象体,我们标注各家所长,这是一种象意取舍,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反对儒术第一点便是直指它是帝王驭民之术,受几千年封建王朝的推崇,这里面有对儒术的曲解,在任何知识点的淬炼中,除了维度还有围度。儒道所谱写的行为架构本身极具有多面性,在此基础上人心的加持造就了历朝历代的万千人文景象,儒家的核心秉义是纯粹的,仁义礼智信,字字挺立,是人类社会建设的必经之路,它所刻画的是理想行为体,几千年的实证演绎并未松动!儒道佛从未分立,而是人类认知的整体,即使迈入近代,遥映另一片土地,也从未有过对于人类思想的背离。 不知不觉写了不少了,我们再转到那位丹青骄子,听说他的话中总喜欢加一句他妈的,这么一对比,他对孔子的评述还是蛮客气的!全文如下:孔子的言行体系我几乎都反对,一言以蔽之,他想塑造人,却把人扭曲的不是人,所以儒家,一直为帝王利用,孔子既不是哲学家,又不足以称为圣人,他是一个庸俗的高级知识分子,其内心复杂固执,智商很高,精通文学音乐,讲究吃穿,他欲望强盛,种种苟求世界满足不了他,他一定要把不可告人的东西统统告人,所以虚伪,十分精致的虚伪。我们对于他说的这些只摘取几个词语,就当为上面做些补充。关于哲学家,我这里不再做别的解释,引用我前面写的一篇定义:哲学家甄别 他们抚摸概念,创造定理,逆向思维的顶级驾驭者,在思想家中作为少数中的少数,由单一元素的亮点走向系统性。这种成就并不是简单的天才性能够达到的,后面还要有意志与信仰的贯穿,灵巧的时空对应盖以非凡的决心,转化中综合与分析的丝丝入扣以期强大的作用力,这一系列的定词罗列是顶级哲学家的标配! 而圣人,这是一个极其主观的词语,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社会,弹性极大!庸俗的高级知识分子这个定语在我看来是同义反复的阐述,每个人各有取舍,所对比出的雷同度极高,广知平行于庸俗!我相信孔子对于这个定义并不介意。最后这个词虚伪,尤其是前面还加了一个精致,精致是一种高度,而虚伪却不孤独,虚伪的精致演绎本身就是逻辑定义的实存,在这里用老子的学术区间词汇为这里的定语做一个回扣,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可见丹青写意不等同于学术造诣,只是这个时代擦边的行为标语! 关于儒家在这里不想写的太复杂,因为在我的下一本书中已经有了单独的论述,不想两本不同题材的书有太多重合,这里简单聊聊,就此打住~

0 阅读:0
精致的信仰者

精致的信仰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