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原空军副司令张积慧被解除职务,被关押两年,1980年转业到地方,连降六级,先后担任成都420厂副厂长等职务,他始终勤恳工作,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主要信源:(人民英雄网——张积慧的利剑与磨刀石) 1951年寒冬的朝鲜,张积慧所在的飞行大队接到紧急升空命令时,飞行员们正在用早餐。 他们立即放下碗筷,奔向停机坪。 地勤人员已经做好起飞准备,战机引擎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驾驶舱内,张积慧全神贯注地操纵着战机,他的手指在仪表盘上灵活移动,不时调整着飞行高度和方向。 战机在云层中若隐若现,阳光在机翼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张积慧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天空,不放过任何可疑的动静。 突然,他发现了不远处的一架美军F-86战机,立即调整方向紧追不舍。 在激烈的空战中,张积慧凭借娴熟的飞行技巧,与战友默契配合。 他灵活地操纵战机进行各种战术动作,时而爬升,时而俯冲,完美地利用了米格战机的机动性优势,成功击落美军战机, 战后统计显示,被击落的美军飞行员戴维斯有着超过3000小时的飞行经验,是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顶尖飞行员之一。 这场空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飞行员的士气。 张积慧的飞行生涯始于东北老航校。 1947年,20岁的他通过严格选拔,成为航校第二批飞行学员。 航校条件艰苦,训练用的飞机多是缴获的日式老旧机型,有些甚至连仪表盘都不完整。 学员们住在简陋的营房里,冬天要靠烧煤取暖,但每个人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训练。 张积慧经常加练飞行技术,夜深人静时还在研读飞行手册。 他特别注重仪表飞行训练,经常在模拟器上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 航校的教官们对这个勤奋的学员印象深刻,经常给他开小灶指导。 朝鲜战争爆发后,张积慧随部队入朝参战。 他所在的飞行团主要负责保护重要交通线和后勤补给线。 在异国他乡作战,飞行员们要克服气候、语言等多重困难。 张积慧总是带头执行最危险的任务,多次成功拦截美军轰炸机群。 他善于总结空战经验,经常在战斗结束后与战友们讨论战术。 有一次,他的战机被敌机击中,他凭借过硬的驾驶技术,成功将受损的战机安全飞回基地。 地勤人员检查战机时,发现机身上有二十多个弹孔。 1978年,张积慧的人生迎来转折。 他离开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被安排到成都420厂担任副厂长。 初到工厂时,他对工业生产并不熟悉,但很快便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他经常深入车间一线,与工人们交流生产技术,推动多项工艺改进。 在工厂期间,他主持完成了新型发动机叶片的技术革新,使产品合格率提升近两成。 他还引进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 工人们都很尊敬这个从空军来的领导,说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恳。 晚年定居北京后,张积慧仍关心空军建设发展。 他家中书房挂着一幅朝鲜战场空域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图钉标注着当年重要空战的位置。 每当有年轻飞行员来访,他总会指着地图讲述实战经验。 2019年,92岁高龄的他仍坚持参加空军成立纪念日活动,与新一代飞行员分享空战体会。 尽管行动不便,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军事报刊,关注空军最新发展。 他的书桌上总是摆放着最新出版的军事书籍和航空杂志。 2023年春天,张积慧安详离世。 在他的追悼会上,各界人士送来花圈挽联,缅怀这位功勋飞行员。 他生前使用过的飞行头盔和航图被军事博物馆收藏,成为激励后人的珍贵文物。 空军派代表参加了追悼会,表彰他为空军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 他曾经带过的飞行员们从全国各地赶来,送老首长最后一程。 从蓝天雄鹰到地方干部,张积慧用一生诠释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 他的事迹被收录进空军史册,成为激励年轻飞行员的精神财富。 每年清明时节,总有人到他墓前献花,寄托对这位老飞行员的怀念之情。 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奋勇前行。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