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和欧盟消息 11月15日最新消息,比利时首相德韦弗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谈了一小时,结果还是不欢而散,就因为那笔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该不该拿去援助乌克兰吵翻了。 本来冯德莱恩信心满满地推销她的方案:把俄罗斯被冻结的资产拿来给乌克兰贷款,简直是“最有效方式”。听起来确实诱人,乌克兰能拿到急需的资金,欧盟也不用动用自家的钱,只要把冻结的资产当作贷款的保障,大家皆大欢喜。但问题来了,冻结的这些俄罗斯资产大部分都放在布鲁塞尔的欧洲清算银行,如果拿去给乌克兰,万一俄罗斯将来反击,索赔这笔钱,比利时就得独自承担所有的风险。这不是一般的“亏本买卖”,简直是“赔本赚吆喝”。谁愿意当这种冤大头? 比利时这次不干,首相德韦弗可不是白当的,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如果拿这笔钱去援助乌克兰,等俄罗斯追讨的时候,大家都不管,那责任得我一个人背吗?”他的意思是,这笔钱被冻在这里,大家都在用,但出了问题就该让比利时“背锅”。欧盟的沉默,正好揭露了这个问题的根本。 而冯德莱恩则不死心,甚至拿出了两个“备选方案”作为施压:要么欧盟发债,自己借钱给乌克兰,要么各国出资,大家一起凑份子。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逼得比利时只能妥协。毕竟,欧盟目前各国的财政状况堪忧,要大家凑钱帮忙乌克兰,谁也不愿意掏腰包。显然,冯德莱恩是在逼迫比利时站出来,承担这笔巨额贷款的责任,而德韦弗对此显然是相当不满。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反应也不容忽视,他的话更直接:“我们绝对不会动别人的钱。”这一言不发,正好揭示了欧盟这场政治博弈的另一面。如果今天俄罗斯的资产可以被拿来使用,那明天可能轮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外资产,这样的先例,谁敢轻易尝试? 有些人说,比利时这次的反应是“保护自己”,也有声音认为,欧盟的分歧终究会影响到整个联盟的凝聚力。毕竟,冻结俄罗斯资产的目的原本是为了防止俄罗斯利用这些钱反制欧盟,而不是为了单方面的政治利益。如果一旦动用这些资产,未来的国际金融秩序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连带着各国的财富安全也会岌岌可危。德国、法国等大国可能暂时不会受到直接威胁,但如果这种做法被认定为“合法”,未来就很难说得清楚。 话说回来,冯德莱恩的计划虽好,但她有没有想过比利时的立场?毕竟这笔资产冻在这里,万一真有事,所有的责任和后果都得比利时独自承担,这可不是什么小事。至于让欧盟其他成员国来“凑钱”,这显然是火上浇油。各国经济疲软,谁都不愿意再多分担乌克兰的负担,这也暴露出欧盟内部的不合与矛盾。 如果说这场博弈有一个赢家,那可能就是匈牙利。欧尔班总理的立场鲜明,坚决不动“别人”的钱,他也因此获得了不少支持。这不仅是一场金钱的较量,更是一场政治理念的冲突。如果欧盟内部不能有效协调,未来恐怕会面临更多类似的裂痕,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联盟的团结与稳定。 最后,冯德莱恩的“无奈”也暴露出欧盟的某些局限性: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局势,各国利益无法统一,理想化的方案常常变成现实中的硬伤。比利时的不妥协,也让整个欧盟陷入了更深的分裂,这场权力与利益的博弈,恐怕远未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