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中俄关系拉夫罗夫最新表态:两国没有“领导”与“被领导”之分,俄罗斯绝不可能对

云鹤之史 2025-11-15 11:54:44

涉中俄关系 拉夫罗夫最新表态:两国没有“领导”与“被领导”之分,俄罗斯绝不可能对抗中国   这些年西方媒体就没闲着,天天在中俄关系上编故事,一会儿说“中俄要搞军事同盟”,一会儿又炒作“俄罗斯成了中国的附庸”,仿佛不把这对邻居说成“主仆关系”就浑身难受。   就在去年11月13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直接对着意大利媒体把这些谣言撕得粉碎,明明白白说了:中俄合作没那套“领导与被领导”的虚头巴脑,俄罗斯绝不可能跟任何人结盟来对付中国。   这话不光是说给西方听的,更是把中俄关系的根子摆到了台面上——平等的伙伴,才走得远。   可能有人觉得外交辞令都是场面话,但拉夫罗夫这话背后,全是实打实的合作撑着。中俄现在的关系,早就不是冷战那套“拉帮结派”的路数了,用“各取所需、互相托底”来形容才贴切。   就说能源这事儿,以前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大多往欧洲运,结果西方一搞制裁,管道阀门说关就关。   这时候中国站出来了,不是施舍,是共赢——中国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撑起制造业,俄罗斯需要靠谱的市场保住经济命脉。   现在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占比已经超过40%,天然气管道一条接一条修,结算的时候还用人民币和卢布,根本不用看美元脸色。你说这是谁领导谁?分明是两家一起把西方的“卡脖子”风险给破了。   西方总说“中国在经济上控制俄罗斯”,这话纯属睁着眼睛说瞎话。2024年中俄贸易额都快冲到2300亿美元了,比五年前翻了一倍还多,但这笔钱是双向流动的。   俄罗斯卖能源、矿产,中国卖汽车、电子产品和基建设备,去年中国品牌的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占比都超过50%了,不是靠低价倾销,是因为质量和售后真能打。   反过来,俄罗斯的农产品、军工技术也在中国打开了市场,比如北极LNG项目,中国企业不光出钱,还出技术和设备,建成后双方一起分钱。这种你有我需的合作,哪来的“领导”一说?   说白了,西方就是见不得两个大国不按他们的剧本走,才编出这种酸溜溜的谣言。   拉夫罗夫特意强调“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这才是中俄关系的聪明之处。不像美国搞的那些军事同盟,动不动就要求小弟“选边站”,中俄从来不会强迫对方做什么。   比如在联合国投票,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保持中立,俄罗斯从没说过一句不满;俄罗斯在南海问题上支持中国,也是基于国际法,不是看中国脸色。   去年中俄联合搞的“海上联合-2024”军演,地点选在日本海,不是为了挑事,是为了练协同反潜能力,应对地区安全威胁。这种“有事互相帮,没事不添乱”的关系,比那些靠条约捆绑的同盟牢固多了。   还有人拿“俄罗斯依赖中国”说事儿,这纯粹是没搞懂国际合作的逻辑。俄罗斯是资源大国,中国是制造大国,双方合作是优势互补,不是谁依附谁。   就像去年俄罗斯遭遇西方技术封锁,中国企业及时提供了芯片制造设备和工业软件,帮俄罗斯保住了部分军工和汽车产业;而中国在航天领域,也从俄罗斯引进了火箭发动机技术,双方联合研发的CR929大飞机项目,零件制造和市场推广也是对半分。这种技术上的双向交流,怎么看都不是“单方面输血”。   拉夫罗夫说“俄罗斯不会与任何人结盟对抗中国”,这话其实是说给两种人听的:一种是西方那些想挑拨中俄关系的势力,另一种是国内少数对中俄关系有误解的人。   这些年总有人学西方的腔调,说“中国该离俄罗斯远点,别被拖下水”,这种想法根本没看清国际大势。   现在西方搞“小圈子”围堵新兴国家,中俄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只有站在一起,才能顶住霸权压力。   比如在金砖国家扩容、上合组织发展这些事上,中俄联手推动,让更多发展中国家有了发声的平台,这不是“结盟对抗”,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说到底,中俄关系的核心就是“平等”二字。不像美国和欧洲的关系,美国说一,欧洲不敢说二;也不像有些国家的同盟,全靠老大出钱出枪撑着。   中俄之间,你有你的核心利益,我有我的发展需求,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不用签那些束缚手脚的同盟条约,却比任何同盟都靠谱。拉夫罗夫的表态,不过是把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摆到了台面上。    

0 阅读:0
云鹤之史

云鹤之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