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群岛(现今日本称冲绳)位于中国东海与菲律宾海之间,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其历史脉络复杂,既与中国有深厚的渊源,又受到日本和近代国际政治的深刻影响。 琉球在历史上曾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即琉球王国,其存在可追溯至14世纪。琉球王国与中国明清两朝维持了长达数百年的宗藩关系:明朝时期(1372年起),琉球王国接受中国明朝的册封,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定期向中国朝贡,同时学习中国的文化、制度和技术。而到了清朝时期,这一关系得以延续,琉球王国在政治上依附中国,同时保持内部自治。 1609年,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入侵琉球,迫使琉球王国在向中国朝贡的同时,也向日本萨摩藩称臣。此后的两百余年,琉球进入“两属”状态,但中国明清两朝仍视琉球为藩属国。 而到了19世纪末,日本通过一系列手段强行吞并琉球:1872年,日本单方面宣布琉球王国为“琉球藩”。1879年,日本废除琉球藩,设置“冲绳县”,完全剥夺了琉球的自治地位,史称“琉球处分”。 清政府虽提出抗议,但受限于国力和内外局势,未能有效阻止。 二战后期,琉球成为太平洋战场的重要部分(如冲绳战役)。战后,琉球的归属问题凸显: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主权应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其他小岛。 1951年《旧金山和约》规定,日本同意联合国对琉球群岛的托管,但未明确其主权归属。此后美国对琉球实施管辖,并建立军事基地。 1972年,美国将琉球行政权移交日本(但保留大量军事基地),日本重新设立冲绳县。这一安排引发争议:中国(包括两岸)均未承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认为其地位应根据二战后的国际文件重新确定。 琉球本地存在“琉球独立运动”,部分民众对日本统治不满,呼吁恢复琉球自主或独立地位。 尽管目前琉球群岛由日本实际控制,但存在以下问题:1. 法律地位未定:根据二战后国际协议,琉球主权不属于日本,其最终地位应由相关方共同协商。2. 美军基地问题:冲绳集中了约70%的美军驻日基地,当地民众长期抗议基地带来的环境和安全风险。3. 身份认同与文化:琉球人拥有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与日本本土存在差异,近年来琉球文化复兴与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琉球群岛的历史贯穿了独立王国、中日双重影响、日本吞并、美国托管及当代争议等多个阶段。其法律地位至今未完全解决,涉及历史、国际法与地缘政治的复杂交织。中国政府对琉球问题的立场是:日本对琉球不具有主权,其未来应通过国际社会协商解决。琉球局势 琉球地位 琉球创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