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称萨拉托夫炼油厂在14日遭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后已完全停产 据该通讯社消息人士称,这家由俄罗斯石油公司控制的工厂可能将停产至本月底。 路透社的受访者推测,袭击可能破坏了该厂唯一的原油初级蒸馏装置。这话算是点到了要害 —— 这装置可不是随便一个流水线设备,简直是炼油厂的 “心脏”,所有原油进来都得先过它这一关,把轻重油分离开,才能接着炼汽油、柴油这些成品。 数据显示这台装置日产能能到 14.7 万桶,相当于厂里所有加工业务的 “总开关”,开关一炸,整个厂子自然得彻底歇菜,要停到月底一点不意外,毕竟这种核心设备的零件可不是五金店能买到的,就算俄罗斯想修,要么得自己凑配件,要么得从东边盟友那调,折腾两周算快的。 这家由俄罗斯石油公司掌控的厂子看着占全国 2.2% 的加工量不算顶尖,但位置和产出简直是 “刚需担当”。 2024 年它加工的 580 万吨原油里,光柴油就出了 190 万吨,汽油 120 万吨,这些油一半以上要供莫斯科和伏尔加河流域,那可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工业和人口核心区,汽车要加油、工厂要发电都指着它。 更关键的是,它还产军用柴油,直接供西部军区的装甲部队,前线坦克装甲车没这东西就是一堆铁壳子,这停产可不是断了民用那么简单,直接戳到了俄军的后勤腰眼上。 而且这事儿早有苗头,萨拉托夫炼油厂今年已经是第四次挨无人机炸了,8 月那次袭击就烧了好几个小时,当时只是短期停产,这次直接炸了核心装置,显然乌克兰是摸准了门道。 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乌克兰就盯着俄炼油厂 “下死手”,累计炸了 22 家,发动 43 次袭击,把俄 55% 的炼油产能都纳入打击范围,硬生生让俄炼油量比 7 月降了近 10%,经济损失超 100 亿美元。 更鸡贼的是他们用的招,全是几百美元的 FPV 无人机,专打几十亿的核心设备,就算俄军 S-400 能拦一批,架不住人家一波波来,跟 “蜂群” 似的,防空系统再厉害也架不住这么耗,钢铁格栅能挡个七八成威力,但挡不住高频次偷袭。 这停产带来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发酵了。俄罗斯国内 57 个地区本来就有汽油短缺的苗头,8 月那次袭击就把汽油批发价逼到了每吨 9.47 万美元的新高,这次萨拉托夫这颗 “供应心脏” 停跳,莫斯科周边的加油站估计又要排起长队。 伏尔加河沿岸还是农业主产区,这会儿正是农机用柴油的高峰,没油的话秋收都得受影响。对外更麻烦,这厂子的油还通过管道输到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邻居们一断供肯定得找上门要说法。 俄罗斯石油公司只能急着给白俄罗斯加订单,还跟哈萨克斯坦谈借道输油,能源部甚至取消了从中国、韩国进口汽油的关税,想每月多弄 35 万吨来填窟窿,可这些都只是临时救急,远水救不了近火。 有人说俄罗斯不是有闲置产能能顶上来吗?确实,之前遭袭后靠重启备用装置把日加工量稳住了 510 万桶,但架不住袭击太密集,20% 的产能被迫停产后,闲置的家底已经快耗光了。 更要命的是修复难题,西方制裁断了核心设备零件的供应,之前梁赞炼油厂修蒸馏装置,要么用国产零件凑活,要么从中国调货,成本涨了不少还耽误时间。 这次萨拉托夫的装置据说修复期得三个月,月底复工估计也就是先开部分辅助设备,想恢复到之前的产能根本不现实。 乌克兰这算盘打得隔着伏尔加河都能听见,能源出口占俄罗斯预算的大头,军费全靠这玩意儿撑着,把炼油厂炸停,就是断俄军的 “钱袋子” 和 “燃料管”。 俄罗斯也只能反过来炸乌克兰的能源设施报复,形成 “以能源打能源” 的恶性循环,可最终受苦的还是两边的民众。 现在萨拉托夫炼油厂的烟囱不冒烟了,不仅是俄罗斯能源版图上少了个点,更像是被扎了个窟窿,就算能补上,也得先流一地血,这后续的连锁反应,恐怕比停产本身更让人头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