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将赴日旅行与不爱国绑定、尊重个体选择 上海机场登记赴日的旅客仍是大排长龙,这意味着仍有不少旅客选择赴日。 网友看到这种情况骂声连连,认为这些旅客缺乏家国情怀、没有爱国心,将赴日旅行与爱国心对立起来,其实这种看法太过片面。 这些旅客为何坚持赴日?难道是无视国家提醒吗?并非如此。 如今信息传播发达,外交部的旅行警告早已广泛公示,多数旅客并非看不到,而是个体的选择与判断存在差异——就像讨论同一事情时,有人坚持反对,有人选择继续,核心源于信息接收侧重、分析判断能力和价值观的不同。 现在选择赴日的旅客中,不少人是早已敲定行程,签证、机票、酒店等预订无法退改,不愿放弃筹备已久的计划;部分人基于过往旅行体验,认为当前风险在可承受范围,仍愿意按原计划出行;也有少数人因不常关注新闻动态,确实未及时知晓旅行警告,这一群体虽不算多数,但并非不存在。 现实中,还有人因商务合作、学术交流、公益援助等合理事由前往日本,这类出行多有明确的工作或公益目的,与普通旅行场景不同,他们同样知晓相关提醒,只是基于专业需求和合理规划做出选择,并非忽视国家利益。 爱国难道就要人人舍弃合理个人需求,一味为国家利益牺牲吗?显然不是。 国家发展的物质与技术基础,恰恰需要个体合理需求的支撑与个体价值的实现,国家利益与个人合理需求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兼顾的理性导向。 信息时代里,各类信息繁杂多样,每个人的信息接收渠道、风险认知程度、实际处境都不同,做出的选择自然有差异。 真正的家国情怀,从来不是“一刀切”要求所有人做出相同选择,而是在尊重个体合理差异的基础上,共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反对将赴日旅行与不爱国简单绑定,才是对爱国的理性理解。 我觉得骂赴日旅客不爱国真挺没必要的。人家好多人机票酒店退不了,筹备好久的行程不想白费,也有人觉得风险能接受,这都是实打实的现实情况啊。爱国哪有那么单一的标准,不是说不去日本就叫爱国,也不是去了就不爱国。 平时好好工作、守规矩、尽好自己的责任,这都是爱国的表现。 外交部发警告是提醒安全,不是强制不让去,咱们得理性看待别人的选择。别动不动就贴标签指责,尊重每个人的合理考量,少点非黑即白的极端想法,这才是真的懂爱国嘛。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