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原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孙毅中将外出理发,理完发后感觉还太长,让理发师再给

武某人 2025-11-16 17:21:57

1978年,原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孙毅中将外出理发,理完发后感觉还太长,让理发师再给修一修。没想到理发师怒呛道:“你个老同志,别没事找事,赶快走吧。”孙副参谋长却笑言:“娃娃,你这个工作态度可不成。” 几分钟前,他刚从椅子上站起摸了摸自己的头发,总觉得后面还不够匀,便让理发师再修一下。年轻人忙活了一阵,本就有些烦躁,再听老顾客提意见,语气立刻冲了起来:“够短了,还折腾啥?” 孙毅笑着收回手,没有再争辩。他出了门,随行警卫员气得脸红,想回去教训那小子,被孙毅抬手拦下:“让他慢慢学。” 他们继续沿街走,前方的建筑工人正蹲在墙边啃馒头。孙毅停下,把随身水壶递过去说:“喝一口再干。”工人接过水时怔了下,随即连声道谢,完全没意识到眼前这位老者曾指挥过万人冲锋。 同年春天,孙毅曾去南方某部探访旧部,路上只穿了件旧棉袄。到军区正门时,哨兵见他衣着朴素,直接伸手拦住盘问。他没有表明身份,站在门口等了足足两个小时。军区秘书见到这位老人,只当是来求助的群众,还客客气气地问他需不需要找部队协调生活困难。 孙毅摇头,只说想见司令聊聊。秘书不敢相信,直到看见司令部条子上的签名,才意识到眼前站着的,就是那位参加过长征、在东北战场多次指挥作战的老中将。 这类事情并非偶然。孙毅向来把军人作风看得很重,对人对事都严格要求,却从不倚老卖老。他年轻时参加红军,过草地时脚上全是水泡,仍照常背着器材走完全程。抗战时期,他在冀察战区做参谋,带队穿山野查路线,一走就是几天。 到解放战争,他在华北战场负责作战指挥,遇到硬仗就往前线跑。因为脾气直,又坚决反对骄奢。 这些经历叠加成他的处事方式:不摆架子,不乱发火,遇矛盾先想别人难处。理发师对他无礼,他也只当是年轻人火气大,希望对方以后对工作认真;工人在街边休息,他主动递水,只因看到对方辛苦;被哨兵拦下,他坚持按规矩办事,没借任何旧关系。 这也是后来那位理发师听说真相时最难以置信的一点。几天后,他特意找到孙毅住处,带了两斤水果道歉。孙毅正在院里修自行车链条,抬头见他来了,只笑着让他坐下喝口茶。理发师结结巴巴地说自己冲动,没看清老人身份。孙毅摆手:“我就是普通顾客,你以后心平点儿,就行了。” 1978年的这段小插曲,很快在部队里传开。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他们眼中的孙毅:战场上敢冲,生活里谦和;职位再高,对普通人也一视同仁。

0 阅读:1364

猜你喜欢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