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架C919和1架C909公务机现身迪拜航展,展示中国高端制造成果 3架中国制

有渔儿 2025-11-16 18:18:39

2架C919和1架C909公务机现身迪拜航展,展示中国高端制造成果 3架中国制造飞机飞抵迪拜,不是简单“秀肌肉”,而是带着技术、资金、供应链和外交协同的“整套解决方案”来抢单;能否当场落笔签约尚是悬念,但已让世界航空业意识到——“第三极”真的来了。 2架C919和1架C909公务机同时现身迪拜航展,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商飞准备在中东拿下首单”的强烈信号,释放出至少四层信息: 1. 技术自信——把飞机“飞到现场”是最硬核的背书 与往年只带模型参展不同,此次2架C919和1架C909公务机都是真机转场,先后经停孟加拉、飞越波斯湾,全程公开飞行数据,等于用实战方式向客户、监管机构和媒体展示可靠性、油耗和勤务保障能力。中东高温、高盐、高沙尘,对机体和发动机是天然“压力测试”;敢把飞机停在迪拜,本身就说明中国商飞对C919现阶段成熟度有底气。 2. 市场卡位——海湾“去波音单一化”给出时间窗口 阿联酋、沙特等国近年明确提出机队多元化战略,希望摆脱“波音+空客”双垄断;而波音正因交付瓶颈和质量问题丢分,空客订单也排到2030年以后,中东航司需要“第三极”来压价和分散供应链风险。迪拜航展主办方把C919排进每日黄金表演时段,与777-9同场竞技,就是给客户“横向对比”的机会。Etihad、沙特新国家航空RIA、埃塞俄比亚航空都已预约商务谈判,一旦现场签下20–30架MOU,将直接打破2023年“零成交”的尴尬,形成“中东第一单”示范效应。 3. 融资+供应链整套方案——卖的不只是飞机,还有“中国配套” 中国商飞这次把“飞机+金融+售后”打包出海: - 与迪拜航空航天企业(DAE)草签10架C919+10架ARJ21的“先租后买”结构,用伊斯兰合规租赁模式帮客户规避残值风险,撬动海湾低成本美元资金池; - 航展期间举办“C919中东供应商日”,释放机翼襟翼、客舱内饰、碳纤维舱门等分包项目,吸引阿联酋Mubadala、沙特NEOM基金投资在华建厂,用“本地制造”换取海湾国家主权基金订单背书。 这种“卖整机+卖产业链”的组合拳,复制了高铁和5G出海的经验,既锁定订单,又锁定长期合作。 4. 地缘与技术话语权——把“中国制造2025”带到全球航空价值链顶端 C919首次海外组团就选在中东,既是商业行为,也是国家技术品牌输出。中东主流媒体已预约商飞高层专访,话题聚焦“中国高端制造”,一旦形成正面报道潮,将反哺国内品牌认同,同时为争取EASA、ICAO认证积累国际舆论。在全球航空业向绿色、多元化供应链重构的当下,中国借迪拜航展宣告:全球商用飞机“ABC”(Airbus-Boeing-COMAC)三足鼎立的时代正从口号走向现实。

0 阅读:32
有渔儿

有渔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