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国际舞台出现了四个核武国家: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与乌克兰

中年人笔记 2025-11-17 02:30:01

苏联解体后,国际舞台出现了四个核武国家: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与乌克兰。其中乌克兰坐拥全球第三大核武库及投射工具,仅次美俄,并掌握苏联约四分之一核武生产设施。 ​ 这段历史很多人都知道。但后来的路,怎么就走成了这样? ​ 当初说好要当中立国。不搞核武器。还承诺保障各民族语言文化权利。听起来挺美好。可现实呢?俄语人口那么多,学校说关就关。母语教育说停就停。这算哪门子保障? ​ 看看地图就明白。乌克兰东南部是工业重心,也是俄语居民聚居区。哈尔科夫、第聂伯罗、敖德萨,这些地方跟俄罗斯经济文化联系千丝万缕。一刀切去俄化,社会能不撕裂吗? ​ 再说说那个《主权宣言》。白纸黑字写着“永久中立”。结果扭头就往北约钻。这弯转得太急,国内能没矛盾吗?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脱乌入俄,顿巴斯地区武装冲突爆发,都是这种矛盾的集中爆发。 ​ 泽连斯基上台时,很多人指望这个喜剧演员能带来缓和。可他反而签署法律,进一步限制俄语使用。这等于在伤口上撒盐。东西部对立越来越深。 ​ 乌克兰地理位置太特殊。处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本来可以当桥梁,左右逢源。硬要选边站,就成了夹心饼干。2014年颜色革命后,彻底倒向西方。失去战略自主性,变成大国博弈的棋盘。 ​ 看看芬兰、瑞士这些真正的中立国。人家不参与军事集团,专心发展经济,人民生活安定祥和。乌克兰本来也有这个机会。可惜被国内民粹主义和外部势力带偏了方向。 ​ 现在回头看1990年那份宣言,真是讽刺。承诺的没做到,禁止的全都干了。国家走到今天这步,教训太深刻。主权不是口号,要靠智慧来维护。盲目站队、激化矛盾,最终受苦的是老百姓。 ​ 一个多民族国家,尊重差异才能维持团结。打压这个、抬高那个,只会制造分裂。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 乌克兰的悲剧提醒所有国家:发展道路要符合国情,和平稳定最宝贵。背离这些原则,代价实在太沉重了。 ​ MCN双量进阶计划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中年人笔记

中年人笔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