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概念:最正宗的5家公司(名单):固态电池:下一代动力电池的

涨涨爱投资 2025-11-17 08:53:37

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 概念:最正宗的5家公司(名单):固态电池: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必然选择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具有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优势,被视为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低空经济等领域的终极解决方案。根据GGII预测,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从2024年的7GWh跃升至2028年的30GWh,全球需求预计在2030年突破800GWh。政策层面,工信部等四部门明确将“全固态电池”列为关键前沿技术方向,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头部企业已宣布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1. 上海电气:核聚变装置制造的“国家队”业务布局:核聚变领域:承担EAST、CRAFT、CFETR等装置核心部件研发,突破特种不锈钢、兆安级氢等离子体放电装置等关键技术。固态电池:聚焦“制储加用”氢一体化,自主研发的Z系列碱性电解槽获德国莱茵TUV认证,300Nm³/h电解水PEM电解槽完成装配测试。清洁能源:风电、光伏、储能设备规模占比达15%,新增屋顶光伏12MW,2024年清洁技术研发投入占比69.37%。核心竞争力:拥有2500余台高端设备及50年核电设备制造经验,具备从原材料到部件交付的全链条能力。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42.2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1%,稳健。2. 中天科技:超导储能与核聚变技术的“跨界先锋”业务布局:核聚变领域:完成全球容量最大的超导磁储能装置(5MW/10MJ)关键部件研发,超导储能磁体技术赋能聚变研究。固态电池:布局液冷概念、固态电池、光通信模块等赛道,高温超导电缆项目通过ITER认证。海洋经济:海底光缆、海缆系统市场份额领先,2025年中标1.6GWh海外储能订单。核心竞争力:超导技术国内领先,高温超导电缆、磁储能装置等项目打破国际垄断。2025年半年报显示,超导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2%,成为第二增长极。3. 厦门钨业:核聚变材料的“隐形冠军”业务布局:核聚变领域:全球唯一通过ITER全套技术认证的钨材料供应商,研发的掺钾钨合金耐温≥1700℃,批量供应EAST、HL-3等装置。固态电池:开发低重稀土扩散技术,产品送样特斯拉、优必选等人形机器人企业。资源保障:直接控制钨储量35.85万吨,宁德基地500吨核聚变专用产线投产,覆盖ITER项目30%需求量。核心竞争力:核聚变用钨材市场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47%,公司占据国内40%市场份额。技术复用能力强,光伏钨丝工艺迁移至核聚变靶板,良品率行业领先。4. 安泰科技:核聚变核心部件的“全球供应商”业务布局:核聚变领域:控股子公司安泰中科生产偏滤器全钨复合部件、第一壁组件等核心产品,应用于EAST、ITER、CFETR等装置。固态电池:研发单壁碳纳米管材料,2025年前向固态电池客户供应近1500吨。非晶纳米晶:布局新能源汽车、工业节能电机等新兴领域,2025年非晶带材产能扩张30%。核心竞争力:国内唯一具备聚变钨铜偏滤器生产能力的企业,累计交付超5000件核聚变零件。2025年机构调研显示,核聚变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8%,订单饱和度行业第一。5. 远东股份:从电缆龙头到能源科技的“转型标杆”业务布局:核聚变领域:核级电缆耐受200万戈瑞辐照剂量,关键指标超越美国IEEE383标准,中标CRAFT偏滤器项目。固态电池:300Wh/kg高能量密度圆柱电芯量产,搭载国内头部科创中心四足机器人,单次充电续航8小时。AI算力:获得全球领先AI芯片企业Vendor Code资质,高速铜缆、液冷散热产品进入研发攻坚阶段。核心竞争力:2025年前三季度新兴业务营收占比达6.34%,智能电池业务同比增长180.47%。传统缆网业务千万级订单占比超70%,国家电网、智能电网项目贡献稳定现金流。注: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0 阅读:0
涨涨爱投资

涨涨爱投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