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

烟雨评社 2025-11-17 11:36:58

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而是:今天的日本,还有“撑”的资格吗? 这话戳中了很多人的共鸣。毕竟最近日本政客的挑衅实在密集,高市早苗把 “台湾有事” 说成日本 “存亡危机事态”,还叫嚣可能出兵,可真要论实力,日本的底气早就虚得很。 那位日本华人在当地生活二十多年,见过自卫队的演习,也了解日本的产业现状,他直言 “别说 14 年,连 14 天都悬”,这话可不是随口乱说。 先看军事上的硬实力,两边早就不在一个量级了。中国军费规模是日本的 4 倍还多,海军舰艇总吨位达 300 万吨,而日本海上自卫队才 76.9 万吨,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够。 我们有三艘航母组成的战斗群,歼 - 35、歼 - 15T 搭配空警 - 600 形成体系化作战能力,日本那两艘改造过的出云级轻型航母,就算搭了 F-35B 也根本不是对手。 空中力量差距更明显,日本四代、五代机加起来才 300 多架,而中国光歼 - 20 就有 300 架左右,各类战机总数超过 3300 架,更别提歼 - 16D 电子战飞机带来的信息化降维打击。 更要命的是日本自卫队的 “先天不足”。总兵力才 24.7 万人,预备役只有 5.6 万,而中国现役兵力就有 203.5 万,预备役更是达到 510 万,光是兵力规模就差了近十倍。 弹药储备更是短板,最多只够支撑两周高强度作战,中国的军工体系却能实现大规模量产,光这一点就注定日本撑不了持久战。前日本防卫大臣石破茂都曾坦言,抛开核武器不谈,日本这点家底根本没法跟中国比,高市早苗叫嚣几句后也连着多日沉默,显然心里清楚实力差距。 经济和工业上的软肋更让日本没资格谈 “撑”。那位日本华人说,在大阪的电子工厂里,关键零部件十有八九来自中国,一旦断供生产线立马停摆。 这不是夸张,日本 90% 的稀土加工依赖中国,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的供应链早跟中国深度绑定,参议员山本太郎算过账,两个月没中国零部件就损失 53 万亿日元。现在日元汇率跌到 0.04592,通胀压力本来就大,真要是陷入冲突,光经济崩盘就够日本喝一壶,哪还有精力谈 “支撑”。 军事体系上的断层更致命。日本没有战略打击力量,中国的 “三位一体” 核威慑力却是实打实的,东风 - 61、东风 - 5C 洲际导弹能覆盖全球,这是日本想都不敢想的。 海上防御方面,中国的鹰击 - 21 导弹以 10 马赫末端突防速度,能对日本舰艇指哪打哪,就算靠美国的防空体系也拦不住,日本所谓的 “宙斯盾” 驱逐舰、苍龙级潜艇,在 055 大驱和中国核潜艇面前,根本没多少还手之力。 那位日本华人还提到,在日本街头问起局势,不少普通人都透着焦虑。自卫队征兵都困难,年轻人没人愿意上战场,去年冲绳民众抗议驻日美军基地的游行,上万人高呼 “不要战争”。74% 的日本民众反对介入台海,这种民心向背,再加上实力不济,日本哪还有 “撑” 的资本。 当年我们靠 “小米加步枪” 都能赢得胜利,现在有航母、有先进导弹,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经济底气,局势早已逆转。 日本政客喊几句狠话容易,可真要动真格,先得掂量自己有没有撑下去的资格。那位华人最后说的话很实在:“不是中国撑不住,是日本根本没资格让中国费那劲撑。” 2025 年的日本,就像一艘外表光鲜却内部锈蚀的巨轮,看似装备了新式武器,实则缺乏续航能力,当一个国家连粮食、能源、兵源这些基本盘都无法保障时,谈论 “能撑多久” 早已没有意义 —— 它根本没有卷入长期冲突的资格。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